挑撥者、這個世界上最危險和最陰險的陰謀家。”威廉對此表示贊同,還提到(其實等暗示)他的愛德華舅舅“喜愛在任何國家的身上打主意,並同他們簽訂個什麼小條約。”而尼古拉則憤怒地用拳頭捶著桌子,大聲喊道:“無論如何,我只能說,他這一輩子也休想在我身上達到反對德國和反對你的目的!我可以用人格擔保!”(不會吧?真的假的?),在這種友好的、狂熱的反英氣氛下,兩個皇帝在遊艇的臥艙裡簽訂了一份針對英國的“防禦同盟條約威廉二世曾經對此得意洋洋,“這個早晨成了歐洲歷史的轉折點。我親愛的祖國的局勢得到了極大的緩和,她終於能夠從高盧人和俄國人的可怕夾攻當中解脫出來了。”
但和威廉二世的興高采烈不同,德皮洛夫要清醒和現實得多,他對俄國這個假定的已經被中國人打成了“半殘”狀態的盟友並不抱有什麼太多的幻想,他仔細地研究了這斤。“比尤克條約”的條款之後,向威廉皇帝指出了這個條約當中存在的問題和漏洞。
德皮洛夫告訴威廉二世,“比尤克條約”只有在德俄兩國“在歐州受到某一國家”進攻的情況下才能夠生效。換句話說,如果英國和德國發生戰爭,俄國無須進攻印度;而如果英國和俄國因為印度或波斯問題而發生戰爭的話,德國則必須進攻英國。對於一向不肯吃虧的威廉皇帝來說,再沒有比這個條約更為失算的事了。威廉二世異了自己的首相一番解說之後有些傻了眼,但卻想不出來該怎麼補救。
威廉二世提出來“比尤克條約”的本意是想破壞法俄同盟,象“在歐洲”的字樣還是威廉二世自己用筆加上去的,他在條約的第四條甚至還邀請法國加入德俄同盟,試圖將矛頭由反法轉為反英,威廉皇帝在“外交藝術”方面的自作聰明和網慎自用實在可以與那位沙皇陛下在“戰爭藝術”上的拙劣表現相媲美。
事已至此,德皮洛夫也顧不上去埋怨自己的皇帝,他決定推翻掉這個盟約。他一開始準備把“在歐洲”的字樣解釋為自己皇上的“筆誤。”以拒絕副署的方式不讓其生效。如果德皮洛夫真的不顧出醜想把自己的皇帝連同條約以及德國的外交聲譽一起丟掉的話,這應該是一個“天才”的計劃,但是最終德皮洛夫還是採取了更為溫和以及謹慎的措施,在他入宮同威廉二世密談了幾次後,“比尤克條約”被密封了起來。也沒有被副署,意識到了自己的愚蠢的威廉皇帝自己拋棄了這筆買賣。
但“比尤克條約”的未能生效卻讓英國趁權鑽了空子,隨後的“英法日俄四國協約”讓俄國加入了“協約國”集團,英國完成了從戰略上對德國的包圍,而德國除了一個不怎麼強大的盟友奧匈帝國以外,等於是處在了孤立的狀態,為了打破英國人的包圍,威廉二世急於尋找新的盟友,而剛剛擊敗了俄國的中國,自然是最佳的選擇。
中國目前在亞州的情況和德國差不多,同樣也處於英(印度)、法(越南)、俄、日四國的包圍之中,對於中國來說,想要打破這個包圍圈。同樣也需要一個強有力的盟友。
除了中國,由個置的重要,威廉皇帝還把目光盯在了奧斯曼帝國上。
新春到!給大家拜年!祝大家虎年交好運!發大財!萬事如意!閤家幸福!
本書春節期間照常更新,決不斷更!並且處於分頁出版推薦期!請大家在多收紅包之後,多賞點收藏推薦訂閱點選具票吧)
站在讀者立場上採納眾多網民意見,滿足您不同的閱讀需求!
(八百四十七)艦隊換權益
,中國人剛測經歷了場大朵模戰爭,這條巨龍需要時心,自己的力氣”德皮洛夫說道,“所以那位新上臺的孫綱先生不敢明目張膽的答應我們的要求,但我想他是願意同我們進行合作的,因為英國人的行動已經刺激到了中國人
就在不久前,德皮洛夫已經透過情報部門得到了訊息,英國皇家海軍在第一海務大臣費希爾的主持下。正在進行最佳化重組,而英國人的好多淘汰下來的艦艇據說將要折價出售給日本人,這說明英國已經開始以實際行動支援日本重建海軍了。而一直對日本人的活動保持著高度警懼的中國人是不會讓日本人重新成為自己身邊的毒刺的。
“英國人想把手裡沒用的舊貨都塞給日本人”。威廉二世當然也知道這個訊息,他的臉上現出一絲輕蔑的表情,“我真不知道日本人把這些舊軍艦弄來能幹什麼。”
據說英國人年下水的老式戰列艦“君王”號也加進了對日外銷的軍艦清單裡面,也不知道費希爾和英國官員們都是怎麼想的。
差不多誰都明白,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