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不停地說著什麼,一些人在紙上飛快地做著記錄。
孫綱在迪特里希的陪同下參觀了德軍在青島構築的炮臺要塞和工事,以及德國遠東艦隊的駐地,還去正在建造當中的青島造船廠看了看。
1898年10月,德國人就在青島灣修建了修船所。這個修船所的規模並不大,到了1899年的年底,修船所僅有百餘名工匠、兩個小型機械車間。後來德國人為了便於就近維修艦隊船隻和製造新艦船,就把這個修船所收歸到了德國“膠澳總督府”的名下,改稱“青島船塢工藝廠”(也叫“總督府工廠”)。為了擴大工廠的規模,德國人又開始在青島後海建立一個與港口相匹配的大型修造船廠,“膠澳總督府”把這個新船廠正式命名為“青島造船廠”,這個船廠的主要任務是為遠東艦隊修造戰艦。這應該是青島的第一家造船廠了。
孫綱看到造船廠地船塢裡。正在建造地一艘不足800~:艦艇。他地臉上不由得露出了一絲奇怪地笑容。
迪特里希注意到了他表情地變化。也是微微一笑。說道。“德國和中國一樣。也需要先進地潛艇。我們已經在這方面開展了卓越而有成效地合作。不是嗎?”
“中國現在正在為智利生產新式潛艇。”孫綱對他說道。“想不到我還能在這裡看到德國技師設計製造地潛艇。”
“感謝中國朋友在這方面地幫助。”迪特里希自信地說道。“我相信。德國技師設計製造地潛艇。絕不會比中國潛艇差。”他看著孫綱。可能想起了兩人在青島地第一次會面時地情景。不由得微笑了起來。
“我對中國地潛艇。一直可是印象深刻呢。”他笑著說道。
當年。孫綱派潛艇發射魚雷。打得迪特里希地旗艦“德意志”號擱了淺。而當時孫綱還一口咬定說是水雷造成地。但西洋鏡被迪特里希一下拆穿。雙方最後差點兵戎相見大打出手。
時隔多年,孫綱回想起這段往事,想起了當年和自己並肩作戰的林泰曾,如今已經不在人世,心下不由得一陣黯然。
昔日的戰友已經犧牲多年,而自己還沒有完成戰友收回國土的心願,青島如今還在德國人手裡,自己卻在這裡和昔日的敵人談笑,對他來講,不能不說是一個極具諷刺意味的場面。
“這些潛艇,將來也會令他們的敵人印象深刻的。”孫綱
,說道,
迪特里希現在也許不會想到,將來有一天,潛艇差一點就讓德國贏了那場戰爭。
目前的青島造船廠還處在建設當中,孫綱看到,從事建設勞動的工人多是中國人,他問起了這些工人們的生活狀況,在工廠的負責人員很嚴肅地告訴孫綱,根據德國和華夏共和國關於青島問題的《修約》,這裡的中國僱工的待遇和德國工人在本國工廠的待遇都是一樣的,而且工人們還成立了工會,作為保護工人正當權益的機構,這裡的工人的待遇和工資水平比中國內地要高。
“德國企業全都嚴格地遵守了條約中關於當地居民的地位的條款”。
聽了德國人的話,孫綱其實在心裡並不敢確定德國人是否做到了他們所說的,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就是逐漸強大起來了的中國,已經在心裡贏得了德國人的尊重。
為了不讓德國人認為他是來“挑刺”的,他並沒有去找那些中國工人談話,從他在碼頭看到的,在“永寧”號巡洋艦進港時,青島民眾熱烈歡呼的場面,他基本可以肯定,德國人還是遵守了條約的。
只有國家真正強大起來時,這個國家的人民才不會被別的國家輕視。
德軍在青島建築的要塞也讓孫綱見識到了許多後世書本上沒有的東西。
德國人弄的這些防禦工事不但堅固嚴密,而且設計得十分巧妙,在原來清軍建築的炮臺基礎上,德國人進行了重新修建,使青島成了一座強大的軍事要塞,其整體的綜合防禦能力,並不下於孫綱苦心經營的“東亞第一要塞”旅順口。
這些其實也表明了,德國目前根本無意把青島交還給中國(很可能將來也不會),而是想要永久的佔領下去。
孫綱想要收回青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在青島的參觀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的是,德**隊的軍容和戰鬥力,的確不愧於歐洲大陸“第一”的稱號。
自己出來巡視各地,為了保證人身安全,除了林文昊和戴雄飛帶的自己的親兵衛隊外,還從駐紮在旅順的海軍陸戰師裡挑了一百人的精兵銳卒給他當衛隊,這一次來青島,中德雙方軍隊還進行了一番“切磋”和“交流”,自己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