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部分(2 / 4)

,有他地指導,朝鮮也會和臺灣一樣,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劉大人要是能留在朝鮮就好了。”金舜姬的眼光一下子亮了起來,說道,

“那可不行,對外千萬可別那麼說啊,那可就害了他了。”孫綱嚇了一大跳,看她不解的樣子,對她解釋道,“你不瞭解大清朝廷的官場,他身為封疆大吏,在異域自成一國,那在朝廷眼裡就是造反,可是殺頭的罪名,我的意思是朝鮮重建還得以自己地名義,但不要還走以前的老路,在內政,軍事等各個方面都讓劉大人指導你們進行,重建一個新的朝鮮,但他只能呆在幕後,不能見光,否則,不僅僅會害了他,也會害了朝鮮。”

她明白了他的意思,點了點頭。

“另外,為了保證朝鮮以後地穩定,重建的朝鮮軍政機構要員必須是北洋軍情處能夠控制住的人,”孫綱看著她說道,“你在朝鮮幹了那麼長時間的情報工作,這個就不用我多說了吧?”

“舜姬明白。”她看他一臉嚴肅的樣子,也正色答道,

“對了,還有一件事,你也去安排一下,讓朝鮮諸軍統領選一個有威望的人過來,這次多國會議好當你的副使。”孫綱說道,“最好是軍人,說話硬氣。”

金舜姬答應了一聲,孫綱讓她去找江穆齊來,自己則整理了一下思路,開始給劉銘傳擬電報稿。

他在電報裡是這樣說地,“朝鮮為大清屏障,現雖光復,然國家無主,列強環飼於外,大軍撤後仍不免於亂,不如促其遙尊國主,早日成邦,以安民心。銘帥在臺灣日久,政績斐然,韓民仰望,可指點其一二,彼各軍無統一號令,若自行其事,為害不小,銘帥可仿臺灣之制,以為朝鮮邦政之基,安定一方之民,與國家則善莫大焉。事急從權,但凡小心謹慎,暗為伊,周,則朝內之謗可免,不世之功可成,盼銘帥以朝鮮之地,為大清建臺灣之功,切切。”

自己在大清官場混得久了,這種雲山霧罩霧裡看花地春秋筆法已經頗為嫻熟了,劉銘傳雖然拙於言辭,但並不是笨蛋,這短短的幾個電文字他是完全能夠明白地,既要讓朝鮮軍政各方面儘快步入正軌,又要讓朝廷裡那幫沒事找茬的傢伙閉上嘴,這當中的火候,劉銘傳當巡撫也不是一天兩天了,應該是會拿捏得恰到好處滴。

一會兒,江穆齊來了,孫綱讓金舜姬去發加急密電給在朝鮮的劉銘傳,自己把去見李鴻章得到的訊息告訴他,“中堂大人慾以我為談判副使,你覺得我該不該去呢?”孫綱問道,

“若在平時,去也可,不去也可,”江穆齊略一思索,答道,“但照眼下的局勢,依孝烏看,還是應當去。”

“什麼意思?”孫綱奇怪地看著他問道,

“朝中現在暗流湧動,不知何時,恐生未有之鉅變,”江穆齊說道,“昔申生至孝見疑於親,子胥至忠見誅於君,蒙恬拓境而被大刑,樂毅破齊而遭讒,孝烏蒙大人見重,不忍見大人親當其事。”

“說什麼呢你?我怎麼聽著這麼恐怖呢?”孫綱嚇了一大跳,他這一套“引經據典”的掉書袋回答對已經熟悉了“春秋筆法”的孫綱來說聽上去格外的嚇人。

“皇上還有幾日才能召見大人,參與朝會,”江穆齊說道,“皇上恐有涉變法之事問及大人,盼大人慎言。”

“你到底什麼意思?”孫綱問道,

“孝烏想知道,大人對變法是何態度。”江穆齊問道,

“當然是贊成了,中堂大人也是贊成的,還誇康有為厲害呢,”孫綱說道,很奇怪他為什麼會這麼問,“你的那些文章我也都看過了,你不也是贊成變法的嗎?”

“那好,但是朝會時,大人萬不可向皇上及皇太后露出贊成之意。”江穆齊說道,“大人若不肯表態不贊成,語焉不詳亦可。”

“是不是發生什麼事了?”孫綱讓他弄得不知怎麼有些不妙的感覺。

按說如果現在推行變法的話,無論從國內環境,還是從國際上來講,都是一個良好的時機,可發生了什麼事使得這個原來是變法鼓吹者的“江大智囊”轉了性呢?

“凡事皆有好壞兩面,”江穆齊答道,“贊成即為不贊成,不贊成即為贊成,大人若真心贊成變法,就向皇上及皇太后表明不贊成之意,如果大人不贊成變法,莫若向皇上及皇太后表示贊成之意,如此而已。”

“你說繞口令呢你,還不如說空即是色,色即是空呢。”孫綱有點想上去踹他一腳的衝動,說了這麼半天,這個傢伙就是不講發生了什麼事,真能活活把人急死。

“大人所言甚是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