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也會成為他們未來的對手。
其實,中國和日本的這場戰爭,西方列強才是最大的受益者。
戰爭的結果,日本等於滅亡了,而中國的實力也受到了很大的削弱,如果不是西方列強固有的矛盾目前還沒有解決,他們弄不好還會打中國和朝鮮的主意。
在以後的這些天裡,孫綱等人挨個兒回訪了其它國家的代表團,向各國政要表示,中國和朝鮮歷經兩次對日作戰,物質和人員方面都損失巨大,戰後的重建工作非常重要,希望能夠得到各國物質和技術方面的幫助,對此各國的反應都很熱烈(美國人為最),紛紛表示願意鼓勵民間來中國和朝鮮投資建設,“幫助中國和朝鮮人民重建家園。”
“為什麼要和他們這麼說?我覺得這些洋人好象都沒安好心。”金舜姬對孫綱說道,
“說這話的意思有兩層,一是向列強表明中國現在沒有對外擴張的野心,讓他們放鬆警惕。咱們才好有一個和平的發展環境和時間;二是中國和朝鮮目前確實面臨戰後重建的經濟困難,如果能夠藉助一下外國資本,也是不錯的。”孫綱對美女學生“循循善誘”地講解著,她現在對國與國之間的關係是怎麼回事應該已經有了一定的瞭解,但是對如何讓國家在戰後重新在廢墟上站起來,還是所知甚少。
引進外資,是後世的中國多少年以後才開始實施的,現在的人哪裡會想得到?可能還會覺得是“引狼入室”呢。
其實。在這個時代。真正懂得利用這些的人,也並不太多。
幾天後的1898年7月31日,歷史上被稱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