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部分(2 / 4)

安全?”

“如果那樣的話,我們會非常樂意接受。”迪特里希說道,“我相信,我國政府也會樂意接受中國的友誼。”

“關於俄國方面,將軍閣下有沒有什麼好的建議給我們,讓我們避免一場大規模的戰爭爆發?”孫綱問道,他看見迪特里希聽完了翻譯後用奇怪的目光看著他,似乎有些不相信的樣子,就又說道,“我已經給我國海軍發了電令,他們會很快的趕到這裡。”

“難道孫將軍真的想和俄國開戰不成?”迪特里希緊盯著他,問道,努力想知道他是不是在開玩笑。

“俄**方始終不肯讓步,我們也沒有辦法,”孫綱說道,“我不能眼看著我國打敗了一頭兇惡的豺狼,卻養肥了一頭更兇猛的惡熊。”他這句話說得很是鄭重,不由得迪特里希不信。

孫綱本來還很奇怪為什麼德國人會這麼向著俄國人說話,他剛剛才想起來,德國皇帝威廉二世是俄國沙皇尼古拉二世的表哥,人家是親戚,當然要說一家話了。

“您做的對,國家的安全才是最重要的,”迪特里希點點頭,說道,“我期待著和孫將軍及您的國家在未來的進一步合作,我們會在情況允許的條件下,儘量讓俄**方尊重各國的意見。”他這句話也是向孫綱表明,德國會盡量勸說俄國讓步,避免衝突的進一步擴大,升級成為誰都不願意見到的戰爭。

“那樣就太好了,中國期待著並感謝德國對東亞和平作出的努力。”孫綱對他說道,迪特里希這麼說的話,證明事情會是有很大的轉機滴。

送走了迪特里希,孫綱長出了一口氣,德國人這一頭處理得還算順利,如果不出什麼意外的話,德國人是不會考慮幫助俄國人的了。

促使德國人去找俄國人談,也是孫綱留下的一個後手。

不管德國人能不能促成日本這件事的順利解決,關於中德以後青島問題的談判,對中國方面來說,都是有利的。

德國人想不到,這次居然會被中國人利用了。

被利用的後果,等他們發現的時候,也已經晚了。

看看沒事了,他看了看江穆齊從國內派專人給他送來的北洋軍情處最近收集來的情報,還有愛妻給他的家信,瞭解一下國內最近都發生了些什麼事。

從各方面的情報顯示,那個歷史教科書上說的“維新變法”已經開始了。

光緒皇帝的身子基本康復,已經重新開始執政了,慈禧太后宣佈歸政給光緒皇帝,又退回到幕後去了,但一些重大的事情,光緒皇帝還是不敢擅自做主,得需要上慈禧太后那裡去得到“批准”,但從慈禧太后對光緒皇帝的態度來看,證實了孫綱的判斷,慈禧太后還是挺支援變法的。

光緒皇帝請示的許多事情都得到了她的同意,其實,早在6月11日,光緒皇帝已經頒佈了“明定國是”詔書,開始明確宣佈變法開始了。

國內唯一一個只提供全本小說的免費小說網。

(二百二十一)一封家書

可這變法內容的第一條,就引起了軒然大波。

中國的“維新派”們燒的“頭一把火”,是要整個“燒掉”八股科舉取士的千年舊制,興辦新式學堂來代替。

中國人獨創的科舉制度已經在中國實行了整整近一千二百多年,現在冷不丁一下子“取締”,造成的震動可想而知。

科舉制度發明於隋唐,原來目的是為政府從民間提拔人才。相對於世襲、舉薦等選才制度,科舉考試無疑是一種公平、公開及公正的方法,改善了用人制度。科舉制度對中國以至東亞和世界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隋唐以後中國的社會結構、政治制度、教育、人文思想,莫不受科舉的影響。

科舉制度其實對西方也有較大的影響,十八世紀時的歐洲啟蒙運動中,不少英國和法國的思想家都很推崇中國這種公平和公正的制度。

某種程度上講,後世的“高考”裡,其實仍有科舉的影子在裡面。故此,有人稱科舉是中華文明的“第五大發明”。

但中國從明代開始以後,科舉的考試內容逐漸陷入了僵化,因封建統治階級的需要,加上八股文的盛行,使考生的眼界、創造能力、獨立思考能力都被大大地限制了。大部分人以透過科舉考試為讀書的唯一目的,讀書變成只為做官,光宗耀祖的“敲門磚”。從另外一方面來講,科舉制度亦限制了人才的出路。到了清代,這種情況更是變本加厲。從無論在文學創作、或各式科學技術方面有傑出成就的名家,卻大多數都失意於科場這種怪現象就可以想見當時的情形。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