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部分(3 / 4)

本本土進兵,他們到底打的什麼主意?”孫綱自言自語道。

“孝烏以為,德人在青島海軍雖強,但陸軍太少,想佔日本土地,非有陸軍不可,可其本土距離過遠,不象俄國,同日本僅一水之隔。又不象英法,在東方皆有殖民地,陸軍可就近調集,”江穆齊說道,“孝烏大膽推測,德國陸軍這會兒應正坐船日夜兼程向東方進發呢,等他們陸軍一到,好戲就上場了。”

“怎麼說?”孫綱問道,

“歐洲四國皆對日作戰,但又互不統屬。因佔地之多寡,必起爭端,”江穆齊說道,“就此打上一仗也未可知,大清完全可以隔岸觀火。”

“自從開戰以來。咱們在那裡的情報網都斷了。你這些情報都是從哪弄來地?”孫綱看了江穆齊一眼,問道,這個疑問,他想知道答案很久了。

“美國人那裡,”江穆齊答道,“美國現在的注意力雖然都集中在古巴那裡,但他們對日本的局勢也一直十分關注。我透過一些特殊渠道向美國人表明了大清和美國的利益有一致的地方,希望能夠進行合作,他們答應了,這些都是在日本的美國情報人員弄的。”

“他們弄的這些情報能是真地嗎?不會想愚弄我們吧?”孫綱有些不放心地問了一句,

“孝烏以為,無論是真是假,這些情況說明。現在日本這趟水已經變得越來越渾了。大清還是不要摻和的好。”江穆齊說道,

“你的意思是還是先殲滅在朝鮮日軍為上?”孫綱問道。

“現在就不用了,”江穆齊微微一笑,說道,“兵法有云:歸師勿遏,窮寇勿追。大人忘了麼?”

孫綱愣了一下,明白了他的意思,不由得也笑了起來,“你小子太黑了也,怪不得叫孝烏。”他取笑了江穆齊一句,看著那張年輕的臉,不由得暗暗感嘆。

看著多好的一個孩子,雖然說他的出發點是好的,可他走的路子,全是陰的。

“彼此彼此,大人能夠明白,和在下也相差無多。”江穆齊笑道,看上去居然很開心地樣子。

江穆齊的意思是,日軍歸心似箭,如果清軍這時候逼迫得太急,日軍狗急跳牆,一旦和清軍硬拼起來,即使清軍能夠全殲日軍,殺敵一萬,自損三千,自己也會遭受重大損失,莫不如就勢“放水”,讓在朝日軍歸國,清軍得以兵不血刃收復朝鮮,日軍可以回到本土“保家衛國”,讓來撿便宜的歐洲列強不至於“空手而歸”,中國就可以收“坐山觀虎鬥”之利,可以說“兩全齊美”。

定下了方略,孫綱索性呆在仁川不走了,並派了一艘魚雷艇去找劉冠雄他們,讓他們解除朝鮮和日本之間的海上封鎖,,要他們即刻上仁川來和主力會合,畢竟,朝廷在“宮變”前給北洋艦隊下的最後一道諭旨是收復朝鮮,他們如果現在回去,很容易招致那些“雞蛋裡找骨頭”地言官們地彈劾。

仁川反正地方也夠大,大家就都在這裡“養精蓄銳”吧。

又過了幾天,劉銘傳率軍到達了漢城,對日軍蹤影全無很是驚奇,孫綱和葉祖圭前去相見,孫綱向劉銘傳大概講了一下最近發生的事,又說了這個“窮寇勿追”的“好處”,劉銘傳是沙場宿將,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也深以為然,同意了他的計劃。

“只不過讓言官們知道了,好說咱們縱敵玩寇了。”劉銘傳說道,

“劉大人勿憂,不過略費些許文字口舌而已,這個是老夫所長,”吳大成拍著胸脯滿有把握的說道,“兵不血刃奪回朝鮮,如此大功,老夫要是不作出一篇錦繡文章出來,真是愧對大清前敵將士了。”

“那就有勞吳大人了。”孫綱笑著說道,他還真差點忘了,吳大成也是“清流”,擅長廷議,讓他來寫,肯定能堵住那些沒事找事的言官們地嘴。

劉銘傳告訴他,在進攻平壤的時候,為了防止元山日軍增援平壤,鳳翔派統領永山率軍向元山方向佯攻,牽制元山日軍,結果偵騎來報,元山日軍已經不見蹤影,“至則營壘皆空”,永山回報鳳翔,鳳翔派人告訴了劉銘傳,“元山已無日軍,想必如孫大人所說,已經撤退回國了,”劉銘傳說道,“現在我們就放慢進攻的速度,朝廷答應給我們的炮彈遲遲不能運到,將士勞苦,我也不能不考慮,咱們就在漢城積蓄力量休整一下,再做進取吧。”

說是休整,劉銘傳也不想讓別的國家覺得中國在“暗中放水”,他不斷派出小股騎兵和氣球隊向釜山方向出動,這樣做的目標一是偵察日軍動向,二是對日軍保持一定的壓力,讓他們好儘快從朝鮮“滾蛋”。

為了配合劉銘傳地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