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藝術家像雨果、歌德、喬治·桑、畢加索、拉斐爾、伊麗莎白·泰勒、麥當娜都是一流的大家,他們為何迷戀於這種芸芸眾生認為放蕩而又墮落的生活呢?是他們在身體構造上天生就與普通人有著本質上的不同?生命力旺盛得過頭?還是他們喜歡沉淪的生活,淫蕩成性?抑或是他們與我們一樣,只是他們不喜歡訴諸於理性,不像我們那樣壓抑自己,控制自然本能的慾望,約束自己的行為,而只是順應了人的自然本能和天性,響應內心深處的召喚,放縱慾望?
從感性生活與藝術創造的關係上看,這種生活似乎並沒有對藝術創造產生消極的影響。歌德、雨果、喬治·桑、巴爾扎克、畢加索、伊麗莎白·泰勒、喬治·西姆農、麥當娜都是創造力極為豐富、作品眾多、藝術成就巨大的藝術家。與此同時他們的感官性生活又是豐富多樣的,沒有多少人在藝術成就上和感官生活的豐富多樣性上能與他們相比擬,可他們的藝術創造和這種感性生活之間有沒有一種必然的聯絡?
兩者之間的關係是不容迴避的,但以往人們總是力圖迴避這種關係。沒有豐富的感性生活,也就沒有豐富的感性經驗積累,自然也就不會寫出豐富、具體、生動的作品。巴爾扎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