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一張,或許一股可以值上百元,這就要看董事會怎樣經營這家公司。
地方政府既然是以土地、廠房入股,涉及的廠房、土地就屬於股份公司所有,應該辦的分割手續,地方政府的代表要儘快的辦完,以後這些土地的使用,就統一歸股份公司來安排。
從下月一日起,股份公司的盈虧,就按這個比例分攤。
股份公司目前擁有三千六百五十八名職工,今後他們收益的多少,也要與股份掛鉤。從十二月一日起,到明年五月三十日止,六個月時間。職工允許購買不超過一千元的股份,普通中層幹部,允許購買不超過二萬元的股份。總經理助理以上的人員,允許購買不超過二十萬元的股份,自願購買,但不能超過上限。在座的副總經理及以上的成員,董事會成員的限額不超過五十萬元!”
“哈哈,哈哈,謝董事長,我們可購買五十萬元的股份,只是我們沒錢,哪能買得起哦!”龔建彬說道。
“願意買多買少,那是個人的自由,但是股份制章程寫得很清楚,公司的盈虧,是按股份的多少來獲取相應的收益和承擔虧損的。
按目前國家物價部門核算,我們每臺車稅後出廠價為十九萬一千元,財務部成本核算下來,毛利為十二萬六千。也就是說,扣除百分之二十的發展基金和百分之五的職工工資、福利等等,餘下部分,半年就會按股權多少分成!
就拿半年盈利二個億來講,每股的收益就是五角七分。只要你不轉讓你的股權,這種收益就會永遠存在,假如你全額購買了五十萬股,半年你就會收回二十八萬,這股本仍在你手中,下次照樣分紅,一年收回成本,以後每年的收益就是五十六萬多,直到這個股份公司登出為止,就算它登出了,你照樣可以按它的殘值分到相應的補償!”
“那我就算是借錢也要買,一年收回後,還可以賺六萬!”謝磊舉例解釋,大家都明白了其中的道理,龔建彬激動地說道。
“這是它好的一面,若是公司虧損,半年後,它虧損了兩個億,那你手中的股權,每股就只值四角三分了,投入的五十萬元就縮水到二十一萬元了!”
“那當然不能讓它虧損,就守著這個搖錢樹發財!”
“這也是股份公司為什麼要讓職工認股的原因,自己入了股,不好好幹,不僅自家賺不到錢,還連累其他人跟著倒黴,這樣的職工,就算董事會不開除他,其他人也不會答應,股份公司的每個入股的員工,其實都是在為自家掙錢!”謝磊微笑著補充道。
“那我們能不能大張旗鼓地進行宣傳,讓所有職工都明白這個道理?”申雪問道。
“當然可以在職工中進行宣傳,鼓勵他們購買股權。但是公司投產後盈虧是多少,卻是絕對保密,不要讓人誤入歧途,以免回報達不到理想值時,他們會找藉口來抱怨!”
“那我們也可以購買?”秦部長驚喜地說道。
“你是股份公司董事會成員,私人當然可以按規定認購了。軍方、地方政府就算分再多的紅利,那都是國家的錢,個人是一分錢也沾不到的。私人投錢入股,分紅的錢當然是自己的了!”
“好,那我借錢也要入股,哈哈,哈哈!”秦部長笑著說道。其他的人,當然表示要入股了。
“董事會的三方都在,我們定一下總經理、副總經理、總經理助理、中層幹部,以及職工的工資、津貼待遇!”
“你是執行董事長,你說出來,我們舉手表決就行了!”王書記笑著說道。
“那我就按與三方財務代表協商的意見來確定了。所有職工的工資標準,參照國家相應的標準執行,用崗位津貼來彌補。普通職工的津貼,不高於其五倍基本工資,中層幹部不高於十五倍基本工資,總經理助理年薪不高於三十萬,副總經理年薪不高於五十萬,總經理年薪不高於八十萬,董事會成員,不高於一百萬!”
“謝董事長,經理助理及以上的年薪,是不是太高了,這樣的話,政府的收入就會減少!”趙市長問道。
第二百一十四章 借錢認股 為情所動
“股份公司不屬於國家投資,企業已向政府繳納了相應的稅收。若是國營企業,誰會有這麼大的幹勁來工作?高階員工,在股份公司裡承擔了重要的責任,若是他們不努力,政府也得到那麼多的稅收!”
“那省上的其他領導,能不能入股呢?”王文軒問道。這麼好的事情,他當然想到了喬書記。
“引進裝配線的內部股份暫不對外,不是股份公司的人就不能入股。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