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自然也多,眼界可能比駱鋒陽高出一截,論起一些具體問題的處理,未必比得上心思細密的駱鋒陽。
文泰金丹之時外出遊歷,和當時也是金丹的慕容彥相遇,兩人一見如故,結伴而行,在戰鬥中結下了深厚的友誼,直至兩人分別結嬰以後,仍是音訊不斷。
天元派對岐山境長老會議的情報,當然十分感興趣,楊紫燁想念女兒女婿,親自前來岐山境,少不了要去飛靈派打聲招呼。楊紫燁拜見文泰之時,無意間說起鳳如山的事情,文泰隨口答應飛靈派可以接受鳳如山的“委託”,其實也就是接受鳳如山加入他所在的圈子。
長老會中,自然少不了各種大大小小的圈子,和宗門之間的圈子大致不差,但也不完全一致。
文泰本來對這件事不怎麼放在心上,長老之間的小圈子,比起宗門正式的結盟,聯絡要鬆散的多,約束也少的多,自然,對修士的助益也有限。不料自己的一番好意,卻被鳳如山拒絕,文泰不由動了幾分好奇之心,就讓飛靈派的修士注意一下鳳如山在紫霄城的動靜。
桌子上的玉筒之中,就是飛靈派在紫霄城的情報部門“注意一下”的成果了。
當rì楊紫燁拿給鳳如山的最後一份提案,是碧水門一位名聲不顯的長老署名,提案的內容本身並沒有多少值得大驚小怪之處:鑑於祝融火爐的突破,修仙界關於調和火焰的研究方興未艾,岐山境也不能後人,要抓住這次契機,建議長老會成立一個調和火焰研究的委員會,專門負責協調調和火焰研究中的有關事宜。
既然要成立一個專門的機構,有兩個問題就不得不解決,一是靈石,一是人員配備。
像這等最基礎理論的研究專案,每個境的長老會都會有一筆專門的經費給予支援,據楊紫燁言道,岐山境類似的專案,大大小小至少有上千個,每個專案的經費,從幾千萬靈石到上拾憶靈石,多少不等,至於其間的具體細節,可以想象,就不是三五句話說的清楚的了。
這樣的基礎研究,取得重大突破的可能xìng很低,長老會支援此類基礎理論的研究,只是想增強本境的底蘊,並不一定希望帶來立竿見影的效益,因此這種經費,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是一種福利。對申請經費的資格要求很高,而只要你進入那個圈子,有了申請的資格,一旦經費到手,關於經費如何使用的限制很少,zì yóu度很大,對最後成果的硬xìng要求也幾近於無,有一篇說得過去的研究報告也就能忽悠過關。
本來嗎,失敗是成功之母,不交大量的學費,怎麼能取得重大的成果呢?
沒聽天元派定心老祖說嗎,“為了祝融火爐,天元派前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有無數的天元派弟子為此付出了畢生的心血”,沒有付出,哪來的收穫。
而所謂的調和火焰研究委員會,也不例外,而且調和火焰研究是一個大的研究方向,並非一個單一的專案,因此,提案中獅子大張口,認為該委員會成立伊始,每年至少要有1億靈石的經費,哦,是上品靈石,以後視情況再做調整。
當然,和所有類似的專案一樣,經費你儘管提,最後能批多少,嘿嘿,你懂的。
鳳如山不懂,他也不關心。
靈石的問題鳳如山不感興趣,但人員配備,他就不能再裝作沒事人了。
在20個委員推薦人選之中,他看到了自己的大名。
而且排名不是最後一個,還很靠前,他排名第七。
其他的候選委員,他自然一個也不認識,但名字都聽說過,很多都是煉丹、煉器神師級別的大人物,其中煉丹神師最多,有5個,要知道,岐山境總共才7個煉丹神師。
顯然,這份議案,是煉丹師協會的手筆。
作為將會受祝融火爐衝擊最大的團體,煉丹師協會拿出自己的應對手段,本來是意料之中的事,而自己這個對祝融火爐技術的突破,做出“特殊而有決定xìng意義貢獻”的榮譽長老,被推上火爐燻烤一番,鳳如山也有心理準備。
可以想象,一旦他成了委員會的委員,很多事情,就不是他想推就能推的掉的了。
名不正則言不順,名一旦正了,言也就順了。
他成了岐山境調和火焰委員會的委員,自然有人用委員會的名義,堂堂正正的要求他把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向委員會彙報一下,當然,他可以拒絕,也可以糊弄,但一旦被人抓住把柄,有的是正大光明的手段讓他難受。
即使鳳如山自己可以不加理睬,鳳家堡呢?也可以不管不顧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