躍躍欲試,大喝著要殺向淮南,一雪前恥,但謀士們,卻有四人不發一言。
這三人便是郭嘉、賈詡、荀、程昱。
曹操見三人不言,心中隱隱有些猜測,便道:“奉孝、文和、文若、仲德你們四人定有不同意見,不若如此,你我共五人,將此時想法,寫於手掌,若意見相同,則此事不用再議如何?”
於是連曹操在內,各取筆墨,寫字於手掌。
寫畢,由郭嘉先出示字跡,只見郭嘉攤開手掌展示,其上赫然寫著“荊州”二字,曹操微笑不語。
第二個則是賈詡,賈詡攤開手掌,竟然與郭嘉所寫如出一轍,輪到程昱和荀時,也是一模一樣。
曹操最後一個伸出手掌,卻與眾不同,原來曹操手掌上寫的卻是“樊城”二字。
見眾人不解,曹操解釋道:“今楊錫雖大軍外出,然根本未動,與我實力不相上下,若劉表輔助,勝負亦是未知之數。然劉備英雄,若我與楊錫大戰時,其趁機取地,以其荊州之地理、漢中之險要,若再得荊南,則對益州形成合圍之勢,益州必成其囊中之物,我所不欲也。今我命其調兵遣將,往攻楊錫,其提兵南下至江夏,我從其後襲取南陽,必下。但若想襲取整個荊州,卻力有未逮。襄陽城大牆高,急切定不能下,是以只能取到樊城,與劉表隔水而治。但若是此戰之初,劉備能勝,則直接一起進擊楊錫,畢竟楊錫,才是此時真正大敵。但回軍時,還得取樊城。”
曹操此言出,眾皆服。
當月,曹操起兵十五萬,命張、于禁領五萬軍南下汝南郡,自領五萬於沛縣一線,出征楊錫,夏侯淵領兵五萬,至青州,準備往東攻臨淄。
從曹操的調兵來看,應該是想從沛縣進軍陳留,得陳留之後入下邳,復得徐州。
劉備則只給關羽萬餘兵馬守漢中,自領兵四萬,挾張飛、趙雲、魏延合諸葛亮,領劉表之命,出漢中至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