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戰區共十餘萬兵馬北上,以荊州這點實力,只怕不夠我一頓碾壓。”
這一點劉琦承認,若楊錫要武力圖荊州,早便取了。
“可否容我考慮一番,思量後果?”
“可以,給你三日時間,不管你選擇哪一條,三日之後,我都會揮兵北上,劉大人是繼續做安陸總督,還是螳臂當車或逃回襄陽,只在你自己一念之間。”
劉琦一直到下了船,都沒有吃掉手中那一個橘子,不是擔心有毒,而是實在咽不下去。
楊錫一點也沒有嚇唬劉琦。
劉琦剛走,楊錫便調動兵馬,江夏戰區司令毛巒,整合三萬軍馬,另加一個炮兵營,而吳郡的戰象營,也被調入了江夏西陵。
襄陽,劉表州牧府,蔡夫人急的團團轉,蔡瑁、張允等大將無計可施。沒辦法,他們不是醫生專業。
再說,以劉表此時狀態,按照正常判斷,基本也就差不多了。
劉表命人通知劉備入荊,劉備聽說此事,趕緊領白兵出漢中入襄陽,又怕萬一有變,命趙雲領五千兵馬隨行。
劉琦回至安陸,思來想去,覺得不能向命運低頭,於是盡起安陸兵馬五千,回往襄陽。
早有特務營將此事報於楊錫,楊錫很是無語,這人真要作死,三百戰象都拉不回來。
劉備至南郡,於襄陽城外接住劉琦,兩人一同入襄陽。
兩人至劉表榻前,只見劉表已然氣息奄奄,問左右時,皆言嘔血已然半月,醫官皆無力迴天。
劉表見劉備至,臉色竟然好了些許,劉備忙拜,劉表道:“玄德終於來了,可知我等你日久,再不來,卻怕熬不住了。”
劉備趕緊扶住劉表道:“不曾想才一些時日未見,將軍竟至如此。”
“無妨,人皆有一死而已,今曹操戰平關中,班師回許都,聞我如此,必引兵來犯。南方楊錫亦虎視眈眈,只怕早晚引軍前來,荊州內憂外患,唯玄德可救大廈於將傾。今我欲以公子劉琮為荊州牧,玄德可否願意幫犬子穩住局勢?”
劉備知這是臨終託孤,怕是劉表自知時日不多,也不推辭,趕緊拜道:“將軍只管放心,備必舉漢中之眾,輔助劉琮公子,北抗曹操,南據楊錫。襄陽城高糧足,必不至失。”
劉表聽劉備發表了獲獎感言,正想與劉琦再說點什麼,忽然覺得前方漆黑一片,黑暗中一點光亮越來越大,遂往那光洞中飛奔而去。
進入光洞,意識卻漸漸模糊,最後光洞消失。
蔡夫人見劉表歸天,趕緊與劉備商議後世,劉備尊劉琮為荊州牧,總領荊州事物,劉琦則暫時被人忽略。
卻說曹操早探得劉表病重,兵未歸至許都,便直接南下,過新野,奔樊城來與張守軍匯合,準備直接拿下襄陽,收取南郡。
荀建議道:“今丞相挾大勝之威,舉十餘萬之眾,兵臨南郡,卻無需征戰,只需命人聯絡襄陽,並許荊州將領文官蔡瑁張允等人官職,讓其歸順朝廷,必不需費一兵一卒,便可得南郡全境也。”
曹操道:“若能如此,自然更好,但楊錫來信,言其要取漢水以東,江夏全境,又要取南郡長江以南部分,與我以長江、漢水為界,長江以南,漢水東淮水南,皆歸其管制,卻如何是好?”
許攸道:“楊錫經營長江、漢水已二十餘年,兩岸皆傳其名,百姓多頌其德,楊錫要取,自然是水到渠成。丞相若要阻止,怕是極難。且楊錫控制長江、漢水,如其家中之物,任其遨遊,丞相倒是可以爽快答應,送其人情,也可暫時緩和兩邊關係。待丞相定鼎涼州,西取漢中後,再來與楊錫決戰,亦為時未晚。”
許攸之言,精闢入裡,眾皆以為然,曹操遂回信楊錫,以長江漢水,淮河為界,分出南北東西,雙足鼎立而治。
再說曹操以劉曄為使,帶朝廷詔書,往襄陽說降。
劉曄,字子揚,淮南成德人,是光武帝劉秀之子阜陵王劉延之後,要說皇室宗親,此人比劉備與皇室血脈近多了。
劉備與漢景帝扯關係,劉曄可與漢景帝后多少年的光武劉秀扯血緣。
劉曄年少知名,人稱有佐世之才,是曹操手下舉足輕重的謀士。
曹操派劉曄出使,便是考慮到劉曄的身份。
你劉備不是劉皇叔嗎,請問你如何稱呼劉曄。
第三百二十章 劃界分疆
建安十三年四月中,劉表卒,朝廷遣使者劉曄至襄陽,以安荊州。
荊州牧劉琮領荊州文武,共同出迎劉曄,劉備亦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