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走對了。”
“你意欲投靠我家元首?”
祖郎聽出了些意思。
“投靠?”
李斯搖搖頭。
“你家元首的確乃是英雄人物,我也在上土看了其許多事蹟,的確得了人道之精髓。但天之道,卻沒有這般簡單,我還得看看。”
李斯一生謹慎。
便是這時,一道細微聲音在這空間響起道:“哦?天之道,有多複雜,楊某願聞其詳。”
這人未到,聲音便到了。
李斯抬頭張望,又探出念力,也未見人影,卻忽然發現,那人卻在祖郎身邊,衣角未動,不像剛來。
“李斯見過楊元首!”
李斯也不吃驚,對方果是天仙氣息。
“李斯,你說說,何為真正的天之道。那所謂的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這種陳詞濫調,便無需跟我提了。”
楊錫直呼李斯之名,他有這資格。
李斯抱拳道:“李斯知楊元首以法治國,不喜那些儒道理論,秉承的存在便是道理。李斯對於天之道,哪裡敢跟楊元首分辨。”
“你還知曉我的存在便是道理?看來果真有些瞭解。其實我辰河國如今蒸蒸日上,多你李斯一個,也影響不了多少。”
楊錫心中還真有想法,一巴掌拍死,或是捉回辰河城,可造幾百份血樣。
李斯心中一驚,他感覺到了殺機。
楊錫又道:“你為人臣,卻有著自私之念,當年與趙高矯詔暗害了公子扶蘇,大將軍蒙恬。更有,你害怕秦王重用韓非,嫉妒韓非,竟然向秦王讒言以詆譭韓非,秦王將韓非打入大牢。根據當時秦國法令規定,獄中的囚犯無權上書申辯。你又送去毒藥,以至韓非自殺而死。這便看出你人品不行。”
說到這,李斯感覺到了更大殺機。
但讓楊錫奇怪的是,聽了楊錫這話,李斯一臉委屈的樣子。
只聽得李斯道:“當年矯詔之事,乃政治之爭,我不予爭論。不過,韓非之事,卻為大謬也。韓非與我共師荀子,我一直想將韓非留在秦國,因韓非乃韓國人,我想等秦滅韓之後再讓其為秦國所用。後姚賈陷害,秦王將韓非下獄拷打。我實心欲救韓非,曾幫韓非呈韓非絕筆之作《初見秦》於秦王政,無奈秦王政鐵心欲除韓非。後秦王以韓非書中《八經》之三中除“陰奸”之術施於韓非,卻嫁禍於我李斯。無奈,我只得從命而下毒於韓非飲食,使韓非暴斃而亡。”
楊錫知有這一說法,司馬遷的史記,也不可全信。
見著楊錫有著疑惑,李斯道:“韓非在下土,亦與我為友!”
楊錫一愣。
自己這是又調查出一起歷史懸案了。
第六百七十三章 做肥料的資格都沒有
楊錫相信,真話假話,今時今日,還沒有人能逃得出自己的法眼。
自己如今對於精神波動的捕捉,分析,至少同等境界可判斷**不離十。
“李斯,前事咱不提,你跟我說說,今夜來我辰河軍大營,所為何事?”
李斯見著楊錫面無表情,心中一突,但又想著,自己這投名狀怕是拿不到了,也罷,便投了吧。
於是接下來李斯便開始講述起來。
“楊元首,您知道,我下土散仙,沒甚地位。倒不是我入不了勢力,以我李斯實力,要投個天仙做靠山,那也是輕而易舉。但李斯總覺得,下土那套報備管制之法,有些詭異。仿若是隨時被人監控一般,李斯不喜這感覺,是以甘願做個遊魂野鬼,倒也逍遙。但說是逍遙,一旦被人盯住,散仙也便吃虧。這不,今夜,我便是被那殷王司馬給威脅過來,來取投名狀。楊元首若是不信,可隨我去看,那司馬就在下蔡縣,其還勾結了饕餮族。”
李斯說完,楊錫道:“李斯,你跟我來。”
“是!”
楊錫一步踏出,便是裡許之外,李斯雖是靈魂之體,全力追趕,亦很是吃力,楊錫只得放慢速度。
一分鐘不到,楊錫已經至李斯他們剛剛聚會地點。
“咦,怎就不見了,說好在此聚集,李斯敢發誓,絕無虛言。”
楊錫回首笑道:“我知你無虛言,但那幾人何等心智,你在軍中遲遲未出,他們自是有著懷疑,你在此稍等,我去去便回。”
其實楊錫是追溯李斯的體味而來,此時,其自然發現對方退走了。
“司馬懿大營方向,哼!如今在這上土,被我吊上,天上地下,還能走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