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排,或降或走,只這二條路可選。”
劉備道:“不瞞孔明,其實前番左慈道長來此,便與我說過這天下形勢,言一年之內,必有變化。然過去的一年中,辰河國遇蝗災化災為寶,遇火災呼風喚雨,各類大小天災**皆不能動其分毫。至此時,我亦想明白了,正如孔明所言,辰河國早可以席捲天下。只是不知為何,遲遲未曾對我漢中出手,此番其出手,怕是時機成熟了。”
“孔明,當日我三請你於隆中,一番情真意切,將你請出山中,卻不想果真是害了你。你看你那兄長子瑜,其才遠在你之下,如今卻貴為辰河國要地總督,參與中樞。備對不住你啊!”
諸葛亮聽劉備一把鼻涕一把淚的說著,想想當年局勢,不想會變化至此,對自己才華越發懷疑起來。
“主公,亮當初既決定跟隨主公,便不曾想著會後悔,便是身死亂世,亦為亮自己所選。今日至此,只怪亮才疏學淺,不曾保得主公成就霸業。今局勢如此,蜀中人心惶惶,按照亮所瞭解,以此時辰河國出動兵力,有著飛機大炮,只要至成固城外,怕是成固城,連半日也不能堅持。主公卻該想好退路。”
劉備搖頭道:“備已然無路可退,逃無可逃。這天下之大,能逃往何處?以備之見,漢中之後,便是魏國。若是逃至魏國,待洛陽城破之時,我等又該如何自處?”
劉備眼中盡是無奈,孔明道:“主公何不投降?”
劉備道:“你等可以投降,備卻不行。當日我數次討伐楊錫,楊錫曾遠在千里之外審判於我,言我對辰河商會發起戰事,判我為戰犯,此次其攻漢中,便連勸降書亦未曾來過一封,我便知結果,怕是性命難保。”
“如此,主公不如安排自行逃走,從此以後隱姓埋名,或可安穩度過此劫。”
劉備臉上露出掙扎之色,終究還是別無他法。
“我離開倒是簡單,便是二弟和三弟,不知其意願如何。二弟好辦,其與那楊錫關係還好,或許可謀得一個職位,有著去處。三弟性格魯莽,此前大戰中,多有斬殺,怕是不會有好結果。便是其入了辰河國,又如何受得了那諸多規矩,萬一生事,卻是人為刀俎我為魚肉,連半點反抗之力亦無啊。”
劉備對這兄弟二人,倒是情真意切,說到此時,竟哽咽不能出聲。
孔明道:“主公此點卻無需擔心,雖說我漢中與辰河國敵對,但卻不得不承認,天下仁義,辰河國那法典已然佔盡。事無鉅細,這法典面面俱到,張將軍看似魯莽,實則聰慧,只需一些時日,必定融會貫通,做不得將軍,只要不犯錯,性命卻是無憂。”
劉備聽孔明如此說,停了抽泣,也開始說起孔明自己來。
“軍師隨我南征北戰,治理蜀中,後勤漢中,多有能力,想必那楊錫對軍師之才,早有耳聞。今我若去,軍師被備耽誤如此多年,終得有機會能盡著能力,備亦放心了些。”
諸葛亮聽著這,自是有些暖意,但口中卻道:“亮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主公不以臣亮卑鄙,猥自枉屈,三顧亮於草廬之中,諮亮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主公以驅馳。後值傾覆,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爾來多年矣。今雖主公志業未成,然亮此生能得一明主,亦是幸甚。待此事畢,亮願再覓一微末之地,重操舊業,或治學,或躬耕,如此亦悠然自得。”
劉備聽著孔明這話,發自肺腑,歷數往昔,不禁想起三十多年前楊錫哪首長江行,於是顫顫巍巍開始吟唱。
“滾滾長江東逝水,
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頭空,
青山依舊在,
幾度夕陽紅。
白髮漁樵江渚上,
慣看秋月春風,
一壺白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談中!
楊錫早把一壺濁酒改成了一壺白酒,劉備也不知這原作者楊慎原詞,以為便是一壺白酒,但這也無傷大雅,不曾損了半分意境。
歌有意境,加上此時情景,回想過去三十多年,孔明亦覺著心中悲涼,君臣二人不禁相擁而泣。
便是在這哭聲中,天空開始嗚咽,仿若有無數只蒼蠅在房頂上盤旋。
“何事?”劉備一頭霧水。
“不知!主公,出去看看!”
“好!”
主臣二人出屋,抬頭往天一看,只見天上哪裡是什麼蒼蠅,那物比蒼蠅大的多了,皆身披墨綠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