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嘿然一樂,又拈起一塊放入口中,一邊問道:“你是哪兒人?今年多大了?”
“回王爺的話,奴才原籍河北,今年十八了。”嗯嗯,姑娘我永遠十八歲,哦也。
“家裡還有人麼?”雖說這種聊天形式在清朝表現得確實是主子對下人的關心之情,但是這種查戶口的聊天方式還是令我渾身不爽。
“奴才家中父母早亡,小時候就被姑父帶著四處謀生。後來姑父也染上惡疾去了,奴才為了求口飯吃,這才入了宮。”背完一串小魏子魏公公的人物設定,為了配和臺詞氛圍,我還特意裝做傷心的抽了抽鼻子。
“哦。”胤祥點了點頭,若有所思的說:“不知道為什麼,總覺得你很像一個人……”
我心裡一緊,正欲開口打個馬虎眼糊弄過去,門就吱呀一聲開了,胤禛和十四一前一後走了進來。
作者有話要說:【按照歷史來說以後眾人的名字中的“胤”都應該改為“允”,胤禎改名允禵——但是我真的很討厭這樣改名啊啊啊抱頭……於是一方面為了行文一致方便,一方面為了俺的個人私心,所以這篇文章以下依然使用胤字,望諸位不要見怪。】
相告十四
“四哥,十四弟!”胤祥哈哈一笑,拍了拍手起身迎了上去。
“十三哥!”胤禎咧嘴一笑,一拳打在胤祥肩膀上。
“坐吧。”胤禛看著自己的兩個弟弟,自登基以來似乎從未展開的眉頭也鬆了下來,露出一抹難得的笑容。
十三十四依言隨意坐在兩把相鄰椅子上,我便忙著端茶送水,備上全新的點心。
一時間,兄弟三人喝著香茶,吃著熱乎乎的點心,談天說地,好不愜意。我站在旁邊看著這一幕,眼睛不由有些溼潤。總說胤禛胤禎兄弟失和,這也是這許多年我頭一次看見他們三人能夠坐在一起,像尋常百姓人家的親兄弟一樣坐在一起,說著無關家國天下謀權心術的平淡小事。
只是這樣的談話註定不會持續太久。這個世界上,有太多他們想要去追尋的東西,又怎會把精力放在有些冗長的家長裡短上。
“四哥,”胤禎端起茶盞喝了口茶,斜著眼睛瞟了正在為胤禛填茶的我,將茶杯隨意的往邊上小几一放,唇角帶著笑意頗有幾分漫不經心的讚道:“這位小公公看起來面生的很,不過手腳倒是特別伶俐。我看也不比梁九功手下調|教出來的差,四哥好眼色,不知是從哪裡挑來的?”
暖烘烘的暖閣裡氣氛一下子緊張了起來。空氣中似乎繃緊了無數根肉眼看不見的細弦,只待胤禛一開口,便會齊齊挑斷。
這一番話,明為讚我,實際上恐怕是在質問胤禛傳位的真實性。我是康熙臨終前見過的最後一人,雖然宮內知道的人只有幾個,但是以胤禎的能力,想要打探出來也不是什麼難事。他這樣挑明瞭說,到底還是不甘心不服氣。
胤禛微微一笑,接過我手中的茶笑道:“論起眼色,朕哪裡比得上皇阿瑪。不瞞十四弟,這個奴才是皇阿瑪在時在暢春園侍奉皇阿瑪的,朕也算從皇阿瑪那得了個便宜。”
這便算是要開誠佈公了麼?不過胤禛自問無愧,說話時一雙眼睛始終直視著胤禎,坦坦蕩蕩。
“四哥,如果不介意的話,弟弟想在臨走前和這位魏公公單獨說幾句。不知皇上能否滿足臣弟這個願望呢?”胤禎一雙眼睛微微眯起,有著獵豹一般蓄勢待發的挑釁。
胤禛的臉上還保持著淡淡的微笑,但是我低頭卻看見他握在茶盞上的手指指節因為用力而微微發白。
屋子裡之前那種逼人的強大張力再次襲來,胤禎的微眯的眼裡射出精銳的光芒,而胤禛也迎著他的視線而上,絲毫不肯退讓。胤祥在一邊緊蹙眉頭,勸也不是,不勸也不是。
“既是如此,小魏子,你便陪十四爺說說話吧。”胤禛忽然開口,十四亦有些意外地愣了一愣。
我有些吃不準胤禛的用意,是身正不怕影子斜呢,還是他另有打算?心中打鼓不止,面上還是恭恭敬敬道:“是。”
“十三弟,咱們先出去賞賞雪吧。這一路上朕看見這雪下的紛紛揚揚,煞是好看。”胤禛瞥了我一眼,目光裡卻沒有帶任何感情,而是笑著轉了視線看向胤祥。
“好啊!”胤祥亦是一笑,起身便跟在胤禛的身後走了出去。臨出門前,終還是回過頭擔憂地看了一眼胤禎和我。
屋中只剩下我和胤禎。比起臨別之前,他的變化並不大,只是在看向我時,眉眼中的倔強和戾氣無端多出了幾分。
“魏公公?”他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