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就算自己說出其他國家也一樣被竊取了相對的機密,有用嗎?這並不能改變日本政府機密被竊取的問題。當然,回應他們是肯定要做地。對於國家的投資環境能修補一點是一點。
因此,日本政府很快便就此做出了回覆,宣告瞭有包括中國在內的不少國家在這方面都有一定的缺陷,有不少稅單這種高度機密的資料被媒體挖掘了出來。另外並對外保證,日本政府將針對這方面加強管理,以杜絕此類事件的發生。
日本政府地回覆是做得很迅速。但是此時,外界民眾在看到之前陳兆軍對外公佈自己的資產以及各大股市地結果之後。更願意相信的是陳兆軍。因此,日本政府的回覆很快便被忽略過去,不少欲到日本投資的投資商們都止住了腳步,轉而將目光投向了中國。也同樣有不少已經在日本從事投資活動地投資商們。有彈性空間地很快便抽回了在日本的一部分投資。沒辦法的投資商則紛紛質問起日本政府來。這樣一來,日本原本就已經很蕭條的經濟再次冰冷無比,誰都不願意在這個容易被洩露秘密的國家從事什麼商業活動。
經過了這麼一遭之後,日本政府才痛苦的發現,陳兆軍還真不是個能隨便招惹的人,否則他玩起流氓來,誰都拿他沒辦法。這次,日本政府真是有苦說不出啊!
這些苦也就算了,畢竟是自作自受的。但是日本政府很快便覺悟。這陳兆軍分明是比流氓還流氓的傢伙!這麼一番發言之後,對日本影響已經夠大了,他竟然還不住手?陳兆軍確實並沒有因此而住手,因為他已經發現了自己在經過這麼一系列地曝光之後,自己所擁有的能耐了。經過對世界動態的關注。他忽然發現。自己已經擁有了影響世界經濟的能力。這可是比一個國家說話還有用的東西啊,而現在自己既然都已經被擺到了明處。何不好好地合理利用一番呢?
而正好,日本政府地狀況被陳兆軍看在了眼裡。如果日本政府不把他公佈出去,就不會出現這麼一些亂七八糟地事來。那麼理所應當,日本成了陳兆軍的第一個試刀物件。
當然,利用一詞是利字當先,沒有任何利益,用它幹嘛?陳兆軍並不傻,在損人和利己不可兼得地情況下,他當然選擇利己了。當然,如果只有損人才能利己,那他只好抱歉了。
也就在這個時候,日本政府發現,陳兆軍在經濟領域的影響力水平之大,完全出乎了他們的意料。目前日本的經濟狀況不適宜與這樣一個流氓金融大鱷對立,更何況,彼此之間還有管道合作專案正在進行,此時此刻鬧僵了對自己沒有什麼好處。他們覺得,如果能夠讓雙方的關係緩和下來,即便是陳兆軍方面不為日本說話,也不至於利用他的影響力影響日本的經濟發展情況。綜合上述及諸多原因,日本政府方面覺得有必要派人跟陳兆軍談一談。但是,以官方身份出現顯然是不合適的。於是,一個以投資商面貌出現,有政府背景的,日本方面的“考察團”,迅速抵達了萬寧。
結果這個“考察團”在接觸了陳兆軍之後,才發現,他整就是一個流氓,根本不按常理出牌。在他們看來,陳兆軍根本不拿兩國之間的關係正常化啊,或者說是中日友好之類的當回事,整個就無利不起早。跟陳兆軍談判,付出的永遠會比獲得的更少。可是,在這個背景下,由於日本在之前嚴重經濟危機困擾的情況下,他們不得不硬著頭皮跟陳兆軍談下去。
原本,這個日本“考察團”是想著能夠讓陳兆軍能夠利用他的名望,幫助一下日本經濟。用他們的話說,這叫讓雙方更緊密地合作。但是,陳兆軍非但沒有沒有同意,反而以此提出要求,讓日本出口一條能生產12寸矽晶圓生產線給他。
陳兆軍的這個要求讓日本“考察團”很是為難,雖然他們有官方的身份,但是此時此刻只是一個商業團隊的角色,根本沒辦法替國家拿什麼主意。更要命的是,陳兆軍要求的生產線根本就是限制出口的產品,不光日本國方面,美國對這個也非常重視和警惕。因此,他們連問一下國內的意見都不需要了,在他們看來,這根本就不可能。所以,他們婉轉地拒絕了陳兆軍的這個要求,甚至讓他提出其他比較容易辦到的條件,只要能讓雙方的關係更緊密起來。
而讓日本“考察團”鬱悶的是,陳兆軍根本不聽他們的話,說自己要搞電腦,就只需要一條這個生產線就足夠了。
說來說去很無奈,這個日本“考察團”的代表只能打電話回國,問問國家的意見。沒辦法,陳兆軍在這中間面帶微笑地說了一句話,讓他們是從腳底寒到了頭頂:“生產線又值不了幾個錢,以你們現在的經濟狀況,留著也沒用。我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