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下的那些已經有所行動的人也紛紛行動了起來。、
首先是全世界的那些頂尖投資公司,終於在被一次又一次地衝擊下打動了,將目光瞄準了萬寧。雖然萬寧才剛剛開始。但也正是才剛剛開始地階段是最好發展的時機。畢竟萬寧有如此多地保障在那,沒有理由進去不成功。
接著便是那些普通的民眾或者一些小型機構、集體等投機者了。這些人雖然手上掐著的資金數量不多,但是他們才是經濟的主導力量,因為他們的數量夠龐大。當全部人都堅信一點,並因此採取措施的時候,那麼那一點肯定是真理。換句話說,如果所有人都堅信本國的股市會在第二天大跌,並因此而抽調出自己的資金來防止受到衝擊,那麼第二天就肯定會大跌。當然,現在雖然全世界的人都相信陳兆軍的眼光,只要陳兆軍說一句話,他們必定會跟著動作,但是陳兆軍並沒有說什麼,因此受到的影響並不大。
這裡說到的“並不大”,其實是相對陳兆軍開口之後的,但是相對之前,那受到的影響就大了。首先是西方各國的不少資金都抽調離境,紛紛轉戰中國。其次最明顯的表現,便是各大股市了。雖然陳兆軍並沒有說什麼,但是股市還是跌,只不過跌的程度沒那麼厲害罷了。沒辦法,誰都擔心,陳兆軍會不會在接著便冒出一句要入侵哪國哪國的金融市場之類的話,或者說出哪國哪國的經濟不太行之類的話。如果被陳兆軍這麼一說,哪怕他沒有任何動作,恐怕股票都會大跌。與其這樣,還不如趁早將資金抽出來,放在自己口袋裡保險些。
這樣一來,就造成了一個骨牌效應。股市持續不斷地下跌下去,就會讓更多人失去信心,更多人失去信心就更多的人離去,更多人離去,股市還是跌。結果,就將造成一場金融海嘯,搞死一大群人甚至搞跨一個市場。當然,這個骨牌排得還並不長,畢竟誰都知道這是什麼引起的後果,還是有不少人保持著樂觀心態的。另外,各國的救市行為也頗為奏效,花了不小精力和時間才將由動盪變為下跌的市場趨於平穩。只不過,經過這麼一次之後,誰都見識到了這骨牌效應的厲害,誰都擔心會被來這麼一下,都無不死死地盯著陳兆軍,擔心他會有什麼不恰當的動作出來。而西方各國在這次事件中雖然並沒花多大力氣,但也都知道了陳兆軍的厲害,害怕這個恐怖的人物哪天不高興了,會說出什麼不合適的話來。
日本政府自從將陳兆軍的訊息讓《福布斯》雜誌公佈出去之後,便躲到幕後,偷偷地看著形勢的發展。本來。為了這麼一條輸油管道這麼做不值得,主要是因為日本政府中不少當權人覺得,把陳兆軍公諸於眾對日本經濟等發展更為有利。而且,只要他們做得隱蔽,是絕對不可能對日本產生什麼影響地。一切都跟他們預料的那樣,陳兆軍的曝光給世界帶來了非常大的影響。按照他們的推演。接下來中國政府解釋一番之後,所有的波瀾就該趨於平淡。就算不是這樣。也最多是震盪一番後塵埃落定。反正不管是什麼結果,都不會影響到日本。
只不過,讓他們想不到地是,美國政府竟然很快便找到了他們。美國政府對於他們的行為非常惱火。畢竟在美國眼裡。日本政府這麼做分明是想要把他們也拖下水。公佈這麼一個人物,後果是非常嚴重地。日本政府當然知道後果嚴重,只是他們本身就死豬不怕開水燙,再嚴重的後果又如何。但他們沒想到,這事竟然那麼快就被美國發現了,更沒想到美國會因此而發那麼大火。畢竟美國是超級大國,日本人不覺得這麼一個泱泱大國會害怕陳兆軍這麼一個小人物。
但是,日本政府錯了,從一開始的理解錯誤到後面的推算錯誤。他們哪裡想得到。陳兆軍竟然會這麼不顧顏面,自己公佈一點點,他竟然把所有地東西都公佈出來了。這下美國政府對他們地意見更大了,而他們自己也知道,陳兆軍在將所有東西都公佈出來之後。將會出現多大的效應。
更讓日本政府想不到的是。陳兆軍竟然在記者招待會上說了這麼一番話。驅逐出境,而且驅逐的是一個學生。那可是能夠直接影響到日本聲譽的問題啊。這個且不說,按照陳兆軍不讓日本記者參與他那場記者招待會的解釋,就說明了陳兆軍也已經知道了秘密被洩露的問題是日本政府幹的。且不說陳兆軍會不會因此而記恨日本,單是日本政府洩露一個商人的機密,那就足以讓日本政府顏面掃地了,日本以後還怎麼能在國際上混下去?
在見到媒體地報道之後,日本政府馬上召開了緊急會議,立刻商討這件事。不管商討出來的結果如何,他們都必須趕緊出面才行。否則讓這件事繼續影響下去,那深入人心的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