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時速超過330!
要知道F1在這條道也只是320左右,現在賽車依靠著強壓在地上的龍鱗系統,施展了這一套迅猛如雷的過彎!
地球上最尖端的賽車,這頭銜恐怕不一定能穩穩戴在F1頭上了!至少在這項領域,電動賽車的核心科技超越了十幾年!
其二是聲音並不小,並不是大家認為的電動車安安靜靜,尖銳的一百分貝電機嘯叫,是少了一些燃料的爆發,但也有股強烈的未來感。
最關鍵一點是,競爭激烈!
電池和電機的結構註定了,可以瞬間提高極限功率,獲得爆發速度!
龍鱗系統優勢在於,它能改變形態極大的有利於超車!
所以賽事的超車頻率,超過了以往的傳統賽車!選擇瞬間爆電超車、選擇龍鱗形態超車,戰術讓人目不暇接!
身邊大量車迷正在為每一次超車而歡呼,看賽車最想要的是什麼?一個是聲浪,二個是對抗超車。
電動車的聲浪不佔優勢了,但賽事組織方從競技上下手,竟讓它精彩起來了!
如果說傳統F1這一類,是歐洲足球的話,現在的電動賽車就更像NBA!前者憋了好久終於進一粒球,後者分分鐘進球。
市場劃分明確了,受眾自然就多了!
楊銘回頭看了一眼看臺上密密麻麻的人群,現在有點明白為什麼會喜歡看了,不聽聲音看超車,技術和技術的碰撞!
他關注的諾斯蘭車隊和威達車隊,這兩支同門相殘,爭奪排名也是相當激烈的!
“加油啊!”身旁人在熱烈的助威。
諾斯蘭的二號車手是當初那個燒烤攤小夥計李六,幾年奮鬥下來,不斷跨級別挑戰,如今已經是能駕馭這1800馬力怪獸的車手了。
目前他排名第四,正在追逐威達車隊一號車手。這兩支車隊都是楊銘投資的,諾斯蘭比較全面,也玩一些燃油賽事。
威達則更新潮,只玩電動,兩者在場上較量爭奪上領獎臺的名次,甚至讓當事人老闆有點糾結,該給哪一支喊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