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晚上開始,這條隧道就被交通部門控制來往車輛繞行,專業人員、拍攝團隊繼續在研究這條隧道,將所有因素都計算在內。
現場運來了兩輛車,一輛是賽車,一輛是原型車。特技車手需要先駕駛賽車,去驗證這個理論在實際中切實可行後,再由機長駕車拍攝。
喬納森說:“原本不需要韋伯親自上天花板,但他堅持要挑戰這個創舉,所以我們能減少後期技術剪下的工作量了。”
“我還是認為機長刷刷臉就可以了。”楊銘說,代言人的意義就是衝著那張臉,後期誰在車上都是可以切鏡頭特寫彌補的。
但另一方面來說更加真實了,舒馬赫也是親自開SLS拍攝的,作為同行的韋伯,並不認為自己比對方大牌。
而且他知道自己的外號,職業生涯裡起飛了很多次,卻沒有真正意義上的降落成功,但這一次將會實現。
為見證這神奇的一幕,楊銘一些格外熱衷的朋友都到場了,比如本地超跑俱樂部的幾位老友,再如張海燕,她還有過想試試開上去的慾望。
不過被楊銘阻止,非專業人士這麼玩,誰能保證安全?雖然有了防滾架,安全係數非一般車輛能比,但意外誰也說不準的。
“也就是考驗反應能力而已。”人到現場的張海燕還是有點遺憾。
“大姐!你要出事了我怎麼跟老婆交代?”楊銘怕了她,“頂多拍攝完畢後,我給賽車你去賽道上開幾圈。”
“真的?”
“真!”
“愛死你了!”楊銘被擁抱和親臉,只能朝旁邊的李薇聳聳肩,表示這與自己沒有任何主動關係。
“八婆!那是我老公!”李薇亮拳頭。
“也是我閨蜜呀!”她故意抱手臂。
“啊?”楊銘嚇到。
“男閨蜜。”她補充。
“你討厭啊!”李薇笑著要掐她。
楊銘決定遠離她們……專心去看現場拍攝準備,超跑俱樂部的幾個車迷正在跟韋伯合影,當年他可是F1的猛將,雖然時運不濟總拿不到冠軍。
但機長之名可是很多車迷都熟知的,能在現實中見一面,還能見到他親自上演飛車,這也是許多粉絲到來的念頭。
韋伯現在的熱情已經在電動和這前無古人的挑戰上,歲月阻擋不了他重新迸發的熱情,他相信他能飛!
“你當然可以的!它只是個普通不過的挑戰!”喬納森則在把這件事情說到最輕描淡寫的程度。
畢竟是極端挑戰,雖然安全措施都做好了,但最怕的是萬一。所以韋伯開始之前,飛車特技師先上。
特技師先坐上賽車,屬於未來時代的聲音奏響,隧道內各路工作人員,紛紛透過對講機確認。
特技師開車進入隧道,開始了他的挑戰,賽車加速到220公里每時,然後油門到底上斜坡,上隧道頂,疾馳了六百米後才從另一邊下來。
“他做到了!”
“OK!我們再來試幾次!”拍攝團隊說,特技車手又試了幾次後,各項資料都表示絕對可靠。
之後便輪到了真正的主角。
“你可以做到的!天才!”喬納森跟他擊掌。
“做個漂亮的演示!”楊銘也鼓勵道。
“看著吧!”韋伯戴上了頭盔,上車。
工作人員在無線電裡忙開了:“所有人員都已經到達安全位置!”
“固定攝像機正常!”
“移動攝像機正常!”
“隨時可以開始!”
在有些令人耳朵刺痛的電機尖嘯中,韋伯駕車駛入隧道,在六秒鐘內就把速度加到了200公里每小時,眼前的斜坡平臺正在放大。
跑車將要輕微的轉向衝上斜坡,沿著隧道壁爬上去,龍鱗系統會調整啟用最強下壓力模式,才得以讓飛速的賽車保持著地姿態。
場外眾人全神貫注的聽著無線電通話——
“他上去了!”
“車貼著牆壁跑……車上了隧道頂!”
“OK!OK!一切正常行使!速度正常!感測器資料正常!”
眾人連呼吸都放小聲了,雖然知道剛才已經驗證成功,但每一次測試都能讓人格外緊張,兩倍於自身車重的下壓力,倒掛開車挑戰!
想象付諸現實後,這股理論成功帶來的心潮澎湃,依然讓他們格外的振奮,心臟跳動速度都彷彿跟賽車一樣飆起來了!
“他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