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什麼好處,兩家都拋售股票跑路了,但對於電動技術的渴望,依然是強烈的。
梅奔曾經礙於面子不敢買,偷偷租用過一輛特斯拉來拆解,還送去了德國、西班牙測試,最後被租車公司識破,丟臉大了!
所以對高階技術的渴求,就有股上去搶走賽車的心思!
當然這隻能想想,只能忍著日後談判合作!
在維修區觀戰的團隊都是喜上眉梢,看著感測器的各項資料,這一次賽車的表現是真正的沒有缺點了!
“跑得太棒了!”張海燕真心佩服。
“為你驕傲!”李薇最近也學了很多賽車知識。
因為是她愛人熱衷的事業,她跟閨蜜去學,去看賽事、瞭解文化,現在都能當一把偽車迷了,至少不會擔心接不上話。
“在預期中了。”楊銘笑著牽她的手,抬頭看畫面。
一切都妥了,這就是他對外界的強力回應。
三號賽車表現超越了兩位前輩。
它的電池功率密度增加了35%、容量提高了40%,這意味著它的潛力繼續壓榨;而它的電池安全提高了級別,劇烈刷圈也不怕事故。
在賽車上驗證過關了的技術,再進入調校更保守、安全更兼顧的量產車程式,就能把它的公路版,推向世界!
……
這場成功的測試,讓外界的懷疑全部閉嘴!
現場這麼多國內外媒體,都已經被折服!之前帶著挑剔來的,說它跑圈不超過五圈,說它電池的根本弱項很難解決!
但賽車不光解決了,還一口氣跑了十五圈,這就是用行動表明:它的電池效能沒有衰減!
總共跑了81公里,上賽道也是個高速賽道,高強度、高功率輸出下,電池也沒有著火事故,容量沒有拖延圈速,證明技術非同一般!
被詬病的兩項問題輕鬆解決,打臉都不用自己親自上,媒體們自動的把觀看到這一幕,描繪精彩的登報!
黑粉們統一失聲,或許是暫避風頭,或許是正在努力找噴點,但都無法阻擋它們重振雄風。
電動車市場的利好再一次被刮起來,但這一次卻不是因為已經破記錄到麻木的賽車,而是它的電池技術!
專業人士對比了一二號賽車,和三號賽車的續航表現,分析出了很多內容,推斷其容量可能提升到了50%,但體積沒變!
推斷安全系統或者電池本身,能夠增強功率密度,讓賽車的輸出功率更強烈!
綜合後就拿出了一條結論:它們掌握了提高當前鋰體系極限的電池技術!
電動車的大進步,可能就藏在賽車身上那兩組電池中!電動車的盛朝能否到來,可能也取決於這項技術的難度和成本!
對於汽車界這真的是個重磅訊息!
==
ps:5/10的加更,有個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