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大臣你總不能混吃等死吧,總得幹事不是?只要你幹事,別人就會拆臺,讓你幹不成,到了末了,若是運氣不好的話,跟老二去作伴都不是沒有可能。
林軒毅一拈鬍鬚,笑著說道:“王爺還算是清醒,沒被勝利衝昏了頭腦,歷河也就放心了不少,不過王爺卻是多慮了,王爺已然過了山西這道關隘,聖上是絕對不會虧了王爺的。依歷河看來,四爺不會束手就擒,拼死抵抗是必然的事情,真兒個到了不行的時候,也得是一年之後的事情,到了那時,聖上自然會另有安排的,這一點玉露老弟雖沒明說,歷河卻是知曉的,王爺不妨放寬心,該做的事照著去做便是,不必再理會四爺、八爺之間的爭鬥。”
看著林軒毅那副篤定的樣子,胤祚滿臉子的不相信,狐疑地問道:“先生此話怎講?本王著實有些子迷糊了。”
“車到山前必有路,王爺不必過慮,此局聖上自然會出手破解,王爺等著看便是了。”林軒毅笑而不答,攪得胤祚滿頭的霧水,想了好一陣子還是摸不著頭腦,不過既然兩大謀士都斷定老爺子會出手破局,胤祚也就懶得再去多想,撓了一下後腦勺,哈哈一笑道:“也罷,既是天機不可洩漏,就讓皇阿瑪去煩心好了,本王還得趕緊整完山西的事兒,嘿,那幫子白蓮教餘孽還是得趕緊滅了,省得整日價地搔撓本王。”
第三部角力 第二百九十九章誘捕(上)
手機電子書·飛庫網 更新時間:2009…2…27 0:15:11 本章字數:3047
白蓮教之起源眾說風雲,已不可考,但最為流行的兩個說法:一是:南宋紹興三年(一一三三年),江蘇吳郡沙門茅子元創立白蓮宗,初為佛教一支;二是:白蓮教最初稱摩尼教,本是波斯人摩尼所創,唐武則天時傳入中土,因教義崇尚光明,又稱明教。但不管是哪種說法,白蓮教在朝廷眼中都是叛逆的代名詞,唯一例外的就是元朝蒙古人入主中原之後,白蓮教受到朝廷承認和獎掖,進入短暫的全盛時期;後來朱元璋藉助白蓮教(明教)的力量奪取政權之後,在《明律》中明確取締“左道邪術”,白蓮教從此勢落,轉入了地下,但起兵造反之事始終不絕。在白蓮教的歷史上,出名的人物可是不少:北宋方臘、南宋鐘相、楊么、元末韓山童、劉福通、朱元璋,明代趙全、徐鴻儒。
以胤祚前世那會兒的歷史觀來看,白蓮教是反抗封建統治的急先鋒,是進步的代名詞,總之都是褒多於貶,不過在胤祚看來那全是後人在瞎扯淡,白蓮教完全就是顆社會毒瘤罷了,根本就沒有什麼政治主張,完全是為了造反而造反,誰當政他就反誰,即便是在白蓮教被官方認可的元朝也不例外,很有一股子無政府主義的架勢,教眾大多是社會底層那些個沒頭腦的傻瓜,總是被利用的最佳物件。
姑且不論胤祚跟白蓮教這會兒已經是死敵,壓根兒就沒有和解的可能性,即便是能和解胤祚也不會放任這顆社會毒瘤在朝野間上躥下跳地折騰個沒完。再者,胤祚始終在懷疑白蓮教跟老八甚或是老四有牽連,若是能趁山西軍權在握的時候,不說將白蓮教連根拔了,就算是給它一個沉重地打擊,胤祚也很是樂意為之的,只不過讓胤祚感到撓頭的是:自打羊腸峽刺殺案之後。白蓮教就沒了動靜,饒是胤祚手中強大的情報體系也沒能發現白蓮教的影蹤,這令胤祚很有些子頭疼。
這二十餘日來,山西巡撫諾敏算是已經被胤祚收拾的服服帖帖了,叫他往東他絕不敢向西,一道道公文都按照胤祚的指令發了出去,再加上新任山陝總督搏雯坐鎮太原,手握重兵。藉著緝捕白蓮教地幌子。全力支援田畝丈量,又有著山西布政使姚澈在各地奔走監督,那幫子大小官吏就算有心拖延,也沒那個膽子去試試胤祚手中的屠刀快不快,原本久拖不決的丈量工作進展神速,現如今已到了最後的收尾階段,如不出意外幾日後就可完成全部工作,到了這會兒,胤祚總算是鬆了口氣,開始有閒暇去考慮剿滅白蓮教的事情了。
胤祚原本以為拿住了“峻嶺”的大統領逍遙書生陳萬隆。又收服了山西巡撫諾敏。必然能找出白蓮教與老八相勾結的證據,可遺憾的是:諾敏根本不知道有這麼回事兒,而陳萬隆僅僅知道老八另外派有人手到山西,至於相互間地配合還沒來得及開始陳萬隆就被抓了,陳萬隆既不知道老八另外地人手究竟是什麼貨色,也不知道現如今那幫子人手是不是還在山西。至於老四那頭的人馬,了因及其他幾個高手都戰死了。被抓的僅僅只是些小角色。根本就不知道內情。胤祚絕對相信“暗箭”的逼供能力,也確信這些俘虜說的是真話。可如此一來,白蓮教到底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