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部分(2 / 4)

小說:十龍奪嫡 作者:低訴

大洋(下)

手機電子書·飛庫網 更新時間:2009…5…19 16:08:25 本章字數:4046

提到風帆時代的海戰就不能不提到一個人、一種戰法,那就是被稱為“英國皇家海軍之魂”的霍雷肖•納爾遜以及他所倡導的納爾遜戰法,正是由於納爾遜所提倡的納爾遜戰法的誕生,從而導致了風帆時代戰列線戰法的消亡。所謂的納爾遜戰法說起來其實並不複雜當敵艦隊採用一字長蛇陣時,我方艦隊可以分成兩路縱隊,將敵艦隊攔腰切成三段,一路縱隊打阻擊,另一路則以優勢兵力集中圍攻敵被切斷、包圍之船隻,採用接舷戰的模式對被圍之敵進行圍殲,待殲滅被圍之敵後,繼續對剩餘殘敵發動總攻,總是形成以多打少的戰場區域性優勢,從而贏得整場海戰。

儘管此時離霍雷肖•納爾遜出生還有半個世紀,但是這並不妨礙大清海軍對納爾遜戰法的瞭解,實際上大清海軍在日常的訓練中對此戰法早已瞭如指掌,也沒少就這種戰法進行過相應的演習,但是,納爾遜戰法有三個重要的前提條件,一是風向,要求使用納爾遜戰法的艦隊必須處於上風,否則無法發起強烈衝擊來切斷敵軍艦隊;其二,納爾遜戰法對艦隊水手的能力要求極高,若是己方的操縱風帆的能力不足,還沒等你發起衝擊,對方早已做好了應變的準備,一旦無法做到攻擊的突然性,強行使用此戰法只能給自身帶來重大傷亡,而無法有效地消滅敵軍;其三,納爾遜戰法由於是以一字縱隊衝擊敵方戰列線,無法在行駛中對敵開火。只能被動挨打,對於己方士兵的勇氣也是個極大的考驗,能不能頂住那段至關重要的衝擊路程就是個嚴峻地考驗。

勇氣?大清海軍最不缺少的就是勇氣,儘管剛開戰之初,從未經歷過如此大場面的大清官兵會有些慌亂,但是崇尚進攻與冒險的大清海軍絕對不缺乏拼死作戰的勇氣;上風?大清艦隊一上來就搶佔上風。除了顯示自身拼死決戰的勇氣之外,也是想著採用納爾遜戰法,但是到了底兒,喬海龍還是沒有使用此等突擊戰法。並不是喬海龍沒有冒險地精神,而是大清海軍的基本能力不足以使用此等戰法憑心而論,大清海軍的訓練是很嚴格的,水手地訓練水平在當今海軍諸強國中也算得上不錯,至少不比西班牙、荷蘭等國差,但是跟英格蘭海軍一比。差距還是很明顯的。一旦無法實施切斷敵艦隊的作戰計劃,等待大清艦隊的只能是陷入敵艦隊的重圍,被敵優勢艦隊所擊垮。

此刻,大清後線艦隊拖住了英格蘭的後線艦隊,而中間三艘威字號纏住了英格蘭艦隊地旗艦,雙方艦隊的前、中兩線已經殺成了僵持,大清前線艦隊已經成功脫離了戰場,實施納爾遜戰法的條件已經成熟,唯一的關鍵之處在於“演龍”號能否頂住艘敵艦的攻擊。從而為大清前線艦隊的機動迂迴爭取時間,若是“演龍”號頂不住,潰逃了,或是被擊沉了。那麼原先正攻擊“演龍”號的四艘敵艦必然會向戰場中央靠近,如此一來,大清前線艦隊不但無法衝破英格蘭艦隊的戰列線,就連原先局面佔優的三艘威字號都將遭到敵優勢兵力地沉重打擊,若是如此,大清海軍必將面臨著全軍覆滅的慘敗之局。

“演龍”號是艘中型戰艦,共有火炮六十四門,除開前後各兩門炮外,能投入攻擊的只有三十門火炮。而面對著的是英格蘭海軍地一艘一級戰列艦、三艘二級戰列艦共計一百九十二門火炮的狂轟亂炸。儘管清軍後裝拉繩式火炮的射擊速度要高出英軍的前裝舊式火炮一截,但是面對著英格蘭方面壓倒性的火力優勢。開戰不到一刻鐘,“演龍”號已經是損傷嚴重:主桅斷折、船身處處破損,全船多處起火,最要命的是吃水線附近連中三彈,漏水嚴重,兩層炮甲板只剩下不到十門的火炮還能勉強反擊,官兵死傷累累,艦長戰死,大副戰死,二副戰死,剩餘的四十餘大清官兵在三副廖成洪的帶領下兀自頑強地戰鬥著。

廖成洪,浙江寧波人,上海海軍學院畢業,中尉軍銜,不到三十,上艦不過僅有四年時間,在大清海軍中屬默默無聞之輩,平日裡也無甚突出表現,其上司對他地評語就只有一條:刻板。是地,刻板,廖成洪就是一個嚴守命令的人,從來都不知道什麼叫變通,對他來說,命令就是命令,執行就是了,不必問為什麼,也不必去理會做了之後會如何。對於一個海軍高階將領所需要地敏銳洞察力而言廖成洪絕對不會是一個合格的海軍將領,但是作為一個海軍基層軍官,執行命令不打折扣的廖成洪無疑是極為優秀的………艦長、大副、二副相繼戰死,船體損毀,戰艦開始下沉,船員死傷過半,火炮損毀殆盡,主桅斷折,按大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