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養心殿地龍椅上,品著茶,想著心事兒。
“聖上,十四爺來了。”剛升任司禮太監地高年英輕手輕腳地從殿外走進來,躬身說道。
“宣他進來罷。”胤祚頭都沒抬地說道。
“臣弟叩見聖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允急步走入大殿。恭敬地磕頭行禮。
“免了。老十四,上海一行可有收穫?”胤祚笑著抬了一下手。示意老十四不必多禮。
允一絲不苟地再次磕了個頭,恭敬地道:“謝皇上,臣弟此番跟喬院長好生學了學,才知道上次臣弟能打勝仗純屬僥倖罷了,惶恐之至。皇上萬裡親征,掃平老毛子,蕩平準格爾部,臣弟雖遠在江南也多有耳聞,臣弟感佩萬分,聖上英明!”
“得了,老十四你小子少拍朕的馬屁。”胤祚笑著揮了下手道:“老十四,知道朕為何叫你回來嗎?”
“臣弟不知。”老十四頓了一下,緊趕著說道。
“嘿,你知道。”胤祚掃了老十四一眼,沉著聲道:“別在朕面前裝糊塗,朕要你來,就是要你準備海軍的事情。”
“皇上,可是要打大仗了?”老十四一聽胤祚的話,頓時來了精神,一副躍躍欲試的樣子。
“還沒到開打的時候,嗯,不過也快了,朕已經接到廣東巡撫送來的加急,說是英、荷兩國的使節團已經到了廣東,打算來京師遞交國書了。”胤祚冷笑了一下道:“仗是要打地,不過不是現在,朕從來不打無準備的仗,攘外必先安內,朕不將內部理順了,如何去打這一仗?”
“皇上儘管下令,臣弟願為前驅,但有所命莫敢不從。”允一頭跪倒在地,高聲說道。
嗯哼,這個老十四跑上海去一趟,明顯成熟了起來,說話也得體了許多,有點意思。胤祚心中一動,也不點破,笑了一下道:“好,老十四地心意朕知道了,起來罷,朕打算變革軍制,嗯,水師這頭就交給你老十四了,朕打算將兵部各司調整一番,改設海軍、陸軍、後勤三司,水師更名為大清皇家海軍,原有地官銜重新設定,改為軍銜制,由上到下為:元帥、將軍、校官、尉官、軍士長、士兵等級別。嗯,朕這裡有份草案,你先看看好了,具體該如何執行,朕想聽聽你的建議。”胤祚話音一落,從龍桌上拿起一份文件,遞給了高年英,高年英忙一路小跑地將這份摺子交給了允。
這份草案是胤祚憑著過人的記憶力,將前世一些各國的海軍條例默寫了出來,根據大清水師的現狀又做了些調整,雖說大清水師是胤祚一手搞起來的,目前的各種指揮機制大體上都是根據近代海軍的特點來設定的,可要完全實現軍制變革依舊不是件容易地事情,這份海軍條例究竟能不能適用,說到底兒,胤祚自個兒心中也不是很有把握,這正是胤祚將老十四調回來地目的所在老十四管著兵部多年,又對海軍極為了解,海軍地變革除了老十四外,再也沒有更合適的主持人選,再者,海軍畢竟是海上力量。離開了大海的海軍根本就沒什麼威力,胤祚也不怕老十四能靠著海軍來謀逆,當然,該做的安排胤祚早就已經安排妥當了,倒也不是太操心。
“聖上,這計劃倒是可行,只是……”老十四細細地將那份文件看了一番。猶豫了一下道。
“嗯。老十四,你有何憂慮不妨直說好了,一切有朕為你做主。”胤祚淡淡地說了一句。
“是,聖上。”老十四恭敬地說道:“頭一條便是軍銜問題,若是改為軍銜制,跟大清祖制……嗯,跟大清祖制怕是有所衝突,臣弟擔心那幫子八旗都統們心生不滿。海軍倒也罷了,若是陸軍只怕不好透過;再者依照聖上之意。所有海軍軍官都必須由軍校畢業生來擔任。這……”
這個頭啊,不就是侵犯到八旗那幫子人選官、選兵地權利了罷,有啥子不好說的。胤祚自然明白老十四未說完的話是什麼意思,笑著揮了下手道:“這些事由朕來處理,老十四你只管著手去安排海軍部的事便成,至於海軍學校嘛,若是可能就再多建一、兩所也成,所需教官從山東水師選調好了,所需銀兩由朕的內庫撥給。”
“是。臣弟領旨。”老十四恭敬地磕頭領命。
“那就好。”胤祚點了下頭道:“朕這份只是草案。具體實施未必一定要照著來,若是有不妥之處。老十四儘管按著實際需要變革便是,朕只看結果,不看過程,好了,你跪安罷,嗯,出宮之前先去太后處請個安,呵呵,太后已經在朕的耳邊唸叨了多次了,你小子再不去,朕可要捱罵了,去罷。”
“是,臣弟告退。”老十四恭敬地跪下磕了個頭,起身退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