椅子上落了座,擺出一副洗耳恭聽的樣子,含笑地看著眾人。
今個兒大傢伙心中都有事,誰也沒打算議旁的事兒,都關心著街頭巷尾流傳地那些謠言是不是真實的。只是大傢伙都是老謀深算之輩。誰也不會率先開這個口,待得弘曆說完話。大傢伙全都沉默不語地站著,連個聲響都沒有。
“咦,這是怎地了?今日無事要議?”弘曆揣著明白裝糊塗地問道,滿臉子訝色地看著眾人。
軍機大臣、禮部尚書李振裕在所有人中資歷最淺,也最沉不住氣,加之今日又是輪到他當值,見大傢伙都不說話,他只好站了出來,恭敬地對弘曆拱了拱手道:“下官今日輪值,一早就聽到街頭巷尾謠言四起,都說前線送回了不利的戰報,下官身為當值軍機大臣,職責在身,不敢怠慢,特到兵部查詢了一下軍報存根,這才發現昨日確曾有軍報到,問過兵部郎官之後,才知道軍報在阿哥手中,不知,嗯,不知其中詳情如何,還請大阿哥明示一下,也好平定京師之民心。”
雍親王允縝飛快地瞥了一眼笑盈盈的允,突地站了出來道:“不錯,李大人這話有理,須知民心不穩,社稷必危,此事重大,大阿哥切莫以兒戲待之。”
允搖了一下手中的摺扇,慢悠悠地出了列道:“是啊,四哥這話有理,民心似水,嬗變得很,若是民心不穩,萬事休矣,大阿哥手中既然有軍報,那就拿出來讓諸位大人一起過目一下如何?”
誠親王允祉一雙眼在允縝、允這哥倆個身上轉悠了一陣,又偷眼看了看默默不語的允祥,嘴角動了動,到了末了還是沒有站出來說話,反倒將眼睛給閉上,一副對啥都漠不關心的樣子。
“軍報?”弘曆愣了一下,一臉子無辜狀地道:“在小侄手裡?有這事?怎地小侄一點印象都沒有?咦,兵部劉大人怎麼沒見來?”
“劉大人今日一早告了假,說是病倒了。”一直沉默不語的允祥站了出來,淡淡地說道:“大阿哥,此軍報乃是朝廷要務,開不得玩笑,真不在你手中?”
“十三叔,您怎麼也不信小侄,此事真與小侄無關,這,這是從何說起啊,哎,哦,對了,街面上的流言是怎個說法?”弘曆一臉子真誠樣地說道。
允祥還沒答話,允倒先開了口,一臉子憂國憂民的樣子道:“唉,都說前線大敗了,聖上下落不明,這該如何是好,不管此流言是真是假,總不能就這麼亂傳下去罷,該嚴加控制,否則這後果……”
“是啊,八弟這話是謀國之言,事到如今該拿出個準主意了,總不能坐著看罷。”允縝一臉子沉鬱地介面道。
下面一幫子大臣低聲地議了起來,可究竟該如何應對此事卻始終沒有人出來獻策,場面頓時有些亂了起來……
第三部角力 第四百零六章風捲殘雲(六)
手機電子書·飛庫網 更新時間:2009…4…23 0:06:41 本章字數:4047
政治這碗飯不是那麼好吃的,那裡頭佈滿了雷區,有著種種心照不宣的禁忌,無論哪個時代、哪種政體都是如此,這是政治的本質。對於一個政治動物來說,事關國體,哦,換句話說事關最高領導人之時,絕對不能瞎出主意,哪怕這個主意多麼絕妙都不行事情辦得順暢了,頂多換來一句誇獎,有時甚至很可能會招來最高領導人的忌恨,事情要是辦砸了,那打下來的板子絕對是疼得要人命,在這等時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明哲保身是最理想的應對措施。
能參與乾清宮合議的都是政治老鳥了,人人都精明得很,雖然大傢伙都清楚遇到此等流言之時該採取斷然措施宵禁、大搜捕,找出散佈謠言的真兇,至少是能交待的過去的“真兇”以安撫民心,但是卻沒有人會將此策說出口,誰都不想落下個把柄讓為帝王者所忌,沉默或是顧左右而言其他便成了這個時候的最佳選擇,因此,儘管此時乾清宮內嗡嗡的討論聲不算小,卻沒有人站出來建言。
弘曆儘自聰慧,也算有些見識,可政治經驗這一塊跟在場的老鳥比起來那就嫩得多了,原本見大傢伙議得起勁,還以為過不長時間便能有個結果,可細細一聽,卻發現那幫子官僚議的根本不是這回事兒,等了好久也沒人去提該如何應對當前局面的策略,心裡頭不禁有些子急了起來。可又惦記著昨夜允祥及鄔、林二人地交待,也不敢多過問,只好端著笑臉看大傢伙演戲。只是弘曆沒想到的是大傢伙演起戲來都分外投入,整整扯了半個多時辰,也沒見停,愣是讓弘曆那張笑臉都有些子僵住了。
眼瞅著這局面遲遲無法開啟,廉親王允便有些子沉不住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