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想必是商議過了罷,看樣子對朕答應送些槍械給蒙古諸王公有些不同見解嘍?”胤祚哈哈一笑道。
“臣等不敢。”李光地忙介面道:“只是蒙古諸部素來桀驁不馴,若是不加以節制,一旦有了利器,若是生起事來,只怕……”
“不妨事。”胤祚揮了下手道:“二位愛卿老成謀國之意,朕心中很是高興,只是你二人卻不知朕的用心,嗯,這麼說罷,一者,此等槍械其實並不如你二人想象的那般是神兵,這些不過是初級的火槍而已,算不得什麼,若是沒了彈藥,這槍比燒火棍也好不到哪去,要想造出子彈卻不是那幫子蒙古諸部的人可以擺弄得出來的,槍朕可以給,卻不會多給,子彈則需定額,出不了亂子地。再者,我大清當初大封蒙古諸部之後,蒙古諸部再想聯合一氣已經不可能,朕壓根兒不擔心蒙古諸部會鬧事,朕給他們槍,控制子彈,一旦他們嚐到了甜頭,那就更離不開我大清的控制了。第三嘛,朕要用這些甜頭來釣策妄阿拉布坦這條大魚。”
釣魚?張、李二人都不明白胤祚所指的釣魚是怎個說頭,不過對於胤祚前面分析的蒙古諸部的情況卻有些理解了,各自躬著身道:“皇上深謀遠慮,臣等不及也。”
嘿,你二人只怕還是沒真兒個地明白過來,不過此事還不到揭開的時候,還是先保密好了。胤祚一瞅見張、李二人臉上地疑惑之色並未消減,便知他們對如何釣策妄阿拉布坦還是沒明白,可也不想點破,只是笑了笑道:“朕若是料得不差的話,策妄阿拉布坦那個老賊此刻一準在帳篷裡坐立不安,嘿,明日,最遲後日,他必定會找上門來,朕等著他來好了。罷了。此事不必再議,朕原本想叫爾等來議議老八地那個狗屁提案的,既然你們都來了,就說說好了。”
遠卓二年九月底,胤祚率軍出征之後,令長子弘曆為監國阿哥,怡親王允祥為總理大臣,負責總攬朝局。施世倫、李振裕、方苞、林軒毅四軍機為輔佐,共同處理政務,由報馬往返于軍中與朝堂之間,所有朝廷事務都需報胤祚親自批准方可實施,只是兩地相隔甚遠,即便是八百里加急送奏摺,往返也需十日左右,朝務不免有些耽擱,好在這段時間也無甚緊急公務。影響卻也不大,但終歸是會有影響的,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遠卓二年十月中旬,照例又是秋決的時刻,被判了秋後處決的犯人到了此時也就該上斷頭臺了,照老例。秋決的名單需報皇帝親批方可執行,這原本就是常理,也無甚可說的,刑部地公文到了胤祚那兒其實也沒什麼耽擱,胤祚只是看了眼,赦免了幾個罪行不算嚴重的罪犯,其餘的全都勾決了,可沒想到就這麼件簡單地事兒卻冒出了樁令胤祚煩心的事兒來了有人刑場喊冤,還舉出了實證,照老例。若是有人刑場為罪犯喊冤,那就該立刻彙報聖上知曉,若是皇帝沒有在行刑前下旨複核。那麼到了行刑的時辰,該殺的依舊是殺了。就這麼著,一個可能是冤枉的人就此沒了性命,無他,胤祚遠在外地,根本不可能發出赦免詔書,這回可就熱鬧了京師裡滿大街都是關於這個案子的流言,鬧得沸沸揚揚地。啥子屁話都有。就連朝臣們也跟著瞎起鬨,遠卓二年十二月底。老八更是聯合了不少地朝臣上書言及聖上在外,謀國多有不便,請求各部朝務部議之後,報監國阿哥批覆並行文聖上。
廉親王允此提案說得振振有詞,蠻像一回事的,宛若他一心為國一般,還舉出當初胤祚為監國親王為例子來為此折壯聲勢。胤祚自然明白老八開始耐不住了,要準備動手了,這份狗屁摺子不過是個試探罷了,說實話,胤祚並不怕老八要動手,反倒歡迎得很,只是此摺子牽涉到了弘曆,卻令胤祚有些子放心不下,接到奏摺之後,胤祚始終沒有批覆,一直壓在手邊罷了,不過事情總不好一直拖著,該如何回覆總得有個說法才是,畢竟這是百多位朝臣地聯名上折。
“這個……”張廷玉與李光地相視了一眼,一時間都沒有開口說話,一者他二人都知道胤祚、允素來就不和,壓根兒就不是一路人,二者,此事又牽扯到當今大阿哥弘曆,他二人早就知道當初康熙老爺子是看好弘揚地,而胤祚原本是立弘揚為世子,可當胤祚上了位之後並沒有立弘揚為太子,也沒有對弘揚有太多的表示,這令朝臣們都摸不清胤祚地心意所在,誰也不敢在這件事上頭表露出任何地看法。
胤祚見兩位軍機大臣滿臉為難的樣子,心中暗自嘆了口氣,可也不好責怪二人在皇權政治下,大位之爭是血腥而殘酷的,只要是有可能,任何一個理智的臣子都不會想捲入其中,尤其是目前已經是丞相的人更是如此。
“罷了,朕就給弘曆這個實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