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要跟著回胤祚的王府,胤祚儘管心裡頭有事,可也沒法子當場拒絕,只好隨他了。
“六哥,這事兒您倒是拿出個章程啊?”剛一在大堂入座,老十四就有些迫不及待地開了口,在承德事忙。一路上又是人多嘴雜,老十四硬是沒找到機會探探胤祚的底,這回可是憋不住了。
靠,就你這麼副毛糙樣還總想著爭大位,娘地,真不知道死字怎麼寫的嗎?胤祚心中惦記著追查“鴻鵠”的事兒,實在是不願意跟老十四多費口舌,不過老十四也算是跟胤祚走得最近的阿哥了,兵法、戰略上還是不錯的,胤祚也不想冷了兄弟之間的情誼。當然最主要的是胤祚還想著將老十四收入囊中,這會兒見老十四一臉子期盼的樣子,不由地笑了起來,反問了一句道:“十四弟有何打算,不妨說來讓哥哥參詳一、二?”
“六哥,這回老大、老二算是完了,即便老十三也沒得救了,嘿嘿。要我說,乾脆六哥您起個頭,小弟跟著上,咱們兄弟一心,總不能輸給老八他們。”老十四的雙眼露出了炙熱地光。
孃的。這話怕是得反著聽吧。嘿嘿,你小子還真是人小心大。也不看看現如今是怎個局勢,一頭衝進去,到了末了只怕是頭破血流的下場。胤祚肚子裡暗笑,臉上卻是嚴肅的很:“十四弟,哥哥已經說過多次了,這事兒哥哥絕不參與,此事休再提起。”
“六哥。”老十四跳了起來,嚷嚷道:“六哥,難道您就看著老八他們得意不成?小弟不服!”
不服?嘿,咱早知道你小子不服氣,也成,就讓你去碰碰壁好了。胤祚笑了一下道:“六哥答應的事向來是不會反悔的。”胤祚雖沒明說是啥事,可話裡頭指的自然是當初答應助老十四一臂之力的事兒。響鼓不用重錘,老十四原就是個靈醒人,聽話知音,那臉上的笑容別提多燦爛了,既然胤祚已經表了態,他可就不想多留了,笑呵呵地說道:“六哥,小弟該回宮給額娘請安了,這便告辭了。”話一說完,得意地走了。
小樣,這會兒得意,到時候只怕有得你哭地,也好,嘿嘿,過幾天你小子也就該哭著找來了,看咱不把你給收了。胤祚送走了老十四,緊趕著召集鄔、林二人部署整頓“鴻鵠”的事宜,商議了好一陣子,總算拿出了個章程,就等著朝局動盪之時下手整治了。
康熙四十年九月二十二日,老爺子回京的第二天便令張廷玉起草詔書,會集百官至天壇,告祭天地,明發了廢黜太子胤的文告:總理河山臣愛新覺羅•;玄燁謹告昊天上帝……不知臣有何過,生子如胤者,位居青宮,不思進取,狂易成疾……特稟告於天,廢黜胤太子之位……
詔告一發,阿哥們及群臣各有所思,或悲、或哀、或怒;康熙老爺子思及早逝的皇后,心中悲苦,也不多話,徑自回了宮,一幫子上書房大臣隨侍其後,眾阿哥們見老爺子走了,也各自無趣地散了去,忙著召集手下奴才扯大旗、拉山頭去了。
康熙老爺子默默地坐在上書房內,也不知道在想些什麼,一時間跪在下面那起子上書房大臣也沒敢開口進言,良久之後,老爺子咳了一聲,幽然嘆了口氣道:“朕每思及先祖創業艱難,心裡總是有些不安生,朕一世英雄,總笑李世民無識人之明,連個太子都教育不好,到了頭來,朕盡然也步了其後塵,真是造化弄人啊。唉!”
老爺子這話寒得很,一起子大臣都不敢介面,各自心中揣揣,一時間偌大的書房內只有老爺子那聲悠長的嘆息聲在迴響。良久之後,老爺子突然問道:“佟國維,爾身為上書房首席滿大臣,說說看,這事兒該如何一個了局?”
佟國維正暗自盤算著該保哪個阿哥為太子,冷不丁聽到老爺子發問,忙膝行上前一步道:“聖上,臣琢磨著東宮之位不可虛懸,還請聖上明斷。”佟國維是首席上書房大臣,此話原也是題中應有之義,只是老爺子問的是:你佟國維打算保誰,而佟國維很是乾脆地答了,卻跟沒回答是一個樣兒。
康熙老爺子有些不滿地斜了佟國維一眼,也沒再理他,又看向了其他上書房大臣,大傢伙都是靈醒人,知道此事關係太大,壓根兒就不能輕忽,一旦保錯了人,那下場可是慘得很,唯有王是個實誠人,老老實實地站了出來道:“聖上,老臣以為東宮不可一日無主,且……”王頓了一下,咬了咬牙道:“且胤一案疑點眾多,即便有錯也是被人魘魅所致,臣以為此事還當詳查。”
“嗯?”老爺子的臉色頓時沉了下來,寒著臉道:“怎麼,你還打算保胤?”
王臉色不變,昂著頭,看著康熙那張黑臉,平靜地說道:“臣就是這麼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