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部分(3 / 4)

了。”

莫青菊給青璃示範了幾遍,在前世,青璃就不太會包餃子,自從母親去世之後,她想吃餃子不是去飯店就是去超市買速凍的,簡單省事,一個人生活,沒有那閒情雅緻自己包。

快到子時,小弟子喜和東娃被喊了起來,這個時辰準備迎接新的一年,大家要一起吃團圓餃子守歲。

煮出來的餃子也是白白胖胖的,家裡人準備不少蘸料的碟子,有醬油,醋,還有蒜末,辣椒醬,芝麻油,也可以混合在一起。

青璃吃了幾個白菜的餃子,覺得好吃的很,有的人家是要在餃子裡放銅板的,但是娘覺得銅板都不衛生,萬一吃的急了還容易吞進去,就把銅板換成了花生,也是意味步步高昇。

窗外,爆竹的聲音更盛,這兩年風調雨順,基本家家戶戶年節都能割上二斤肉,包餃子也能解饞,再買上一些鞭炮,越響才能代表日子過的越紅火。

吃過餃子之後,也就完成了守歲,新的一年就這麼來了,青璃也在這一天正式成為八歲的女娃,從今天開始她要告別身體前主留下的種種陰影,做一個新的自己,快樂的生活,這是她最大的願望。

夜已深,慢慢的爆竹聲小了很多,青璃一家也告別了爺奶和大伯二伯一家,全家人趕著夜路回家,這夜裡,村裡並不昏暗,家家戶戶都要點著紅色的燈籠,一直到大年初三,這燈籠都是不熄滅的。

回到家之後,家裡人簡單洗漱了下,各自道了晚安,都沉沉的睡去。

正月初一的早晨,家裡人都無一例外的起晚,錯過了早飯的時辰,崔奶奶還有些臉紅,大年三十眾人都在忙活,睡的晚,所以也起的晚些,她手腳麻利的做了一碗菠菜面,裡面加了點臘腸和豆芽。

初一按照習俗是不出門訪親的,這個習俗倒不是說在家裡不出門,而是不出村,所以婦人家想回孃家都要等到初二。

俗傳正月初一為掃帚生日,這一天不能動用掃帚,否則會掃走運氣、破財,而把“掃帚星”引來,招致黴運。假使非要掃地不可,須從外頭掃到裡邊。這一天也不能往外潑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財。大年夜掃除乾淨,年初一不出掃帚,不倒垃圾,備一大桶,以盛廢水,當日不外潑。

家裡人剛吃過晚飯,門就被拍的叮噹響,崔奶奶開門,門外飛快的跑進來一群小娃子,看著都不大,還掛著鼻涕泡泡,每個人胸前都掛著一個圍兜,上門拜年,用來裝各家給的糕餅點心和糖果。

娘劉氏不小氣,看到小娃來都給每人抓了一把的糖果,還給了一些糕餅和點心,村裡的小娃看得到了實惠,也是不停的說吉利話,然後出門宣傳說在誰家得的東西多,結果都知道青璃家大方,一會的工夫已經上門三四撥小娃。

小弟子喜也換著新衣裳,拉著東娃一起,兩個人帶著娘劉氏給的圍兜,也挨家挨戶的串門,就算是條件不好的人家,也不會拒絕這些小娃,最差也會抓一把花生。

青璃覺得自己已經八歲了,不算小娃,堅決不上門去討要,不少人還去族長家,開玩笑,就為了那點零嘴兒,就要看莫青素的臉色?那怎麼可能!

青璃沒出門,和二姐呆在屋裡,二姐打著絡子,她練習著大字,早上她第一件事就是看大哥有沒有走,看到大哥還在,她就心裡踏實了不少,但是大哥說年後走,約莫也就這幾天。

過了晌午,家裡陸續有人上門,莫六叔和莫六嬸子帶著莫子山是第一個來的,手裡還抓了兩隻雞,面帶喜悅,這一家三口看上去還不錯,都穿了新衣,已經脫去幾個月前一臉愁苦的模樣。

爹孃對莫六叔這個堂弟不錯,端茶送水,聊了片刻,莫子山也和李墨軒在一起,說了一些過年的事,呆了有半個時辰,這才去下一家。

莫家村的族人大半都是沾親帶故的,全走一遭也走不過來,大家一般都是在路上互相問候,挑幾個相熟的人家拜年,剛才莫六叔和莫六嬸也給了青璃紅包,她都放到梳妝檯的抽屜裡,這些銀錢不多,卻是一份心意,她要存起來。

爹莫如湖是有學問的人,在村裡的地位很高,也有平時不太走動的上門來拜年,爹都一一招待,然後笑呵呵的敘話,等到晚上的時候,沒有在爺奶家吃飯,而是自家開火造反。

從小年以後家裡基本上頓頓吃肉,有時候還要好幾個肉菜,家裡人都覺得油膩,大年初一破天荒的沒有加一點肉,家裡又包了一頓酸菜餡的餃子,還是玉米麵摻雜著細白麵的,家裡人一樣吃的很香,青璃有些理解那些大戶人家的老爺們為什麼多喜歡吃素,因為整日的吃肉會覺得油膩,不像村裡的莊戶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