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後的安排。
長孫無忌等人,堅持認為杭州兵變,是因為江志軒處置不當,逼得江淮兩道都護府造反,應該處以極刑;而魏徵則認為,江淮兩道早有反意,即便朝廷派駐杭州的刺史不是江志軒,換成王志軒張志軒,江淮兩道都還是會反。江志軒只不過恰逢其會,所以不應處置江志軒。相反,江志軒臨危不懼,在杭州兵變一事的處置上應對得體,應該予以褒獎。
兩人都是李世民最為信任的臣子,兩人身邊都各有一群搖旗吶喊的幫手。因此這個問題從今日早朝開始,一直爭論到現在。而上面的李二陛下遲遲不表態,所以這問題就一直沒有個徹底的定論。
此時眼看已經快到中午了,不少官員的肚子裡已經開始咕咕叫。
可兩位大佬帶著一群小弟在那裡掐架,他們又插不上話。而最有資格插話的李二陛下成了悶葫蘆,最有立場插話的京兆府少尹李如松,御史大夫秦遺風,秘書監何進,吏部右侍郎吳俊成等人,卻又一個個眼觀鼻鼻觀心,好像入定了一般,讓人覺得萬分詭異……
就在百官心中哀嘆,今日怕是要餓一天肚子的時候。突然有殿前侍衛跑進含元殿,高聲稟報道:
“啟奏陛下,江大人奉旨回京了!”
正在爭論的長孫無忌和魏徵等人,聞言同時安靜了下來。一直如同老僧入定一般的李二陛下,終於也在龍案上睜開了眼睛,沉聲問道:“在何處?”
“江大人此時正在殿外候召!”侍衛躬身答道。
“那就叫他進來呀,回來了不趕快來見朕,呆在外面曬什麼太陽候什麼召?”李世民的語氣當中頗有些責備的意味。
侍衛連忙應了一聲“是”,然後匆匆返身跑了出去。殿中諸人面色各異,魏徵的眉頭皺成了一個大疙瘩:陛下是何時召江志軒回京的?
而長孫無忌則滿臉得意之色:嘿嘿,看來陛下終究還是抗不過我們這些老臣的面子,真的把江志軒給召回來了!也就是說,陛下打算照顧老臣們的面子,治江志軒的罪……
可是陛下方才的語氣……似乎不像是要治罪的樣子啊!
一旁的何進李如松等人,面色絲毫不變。召江志軒回京的聖旨。
就是出自何進的親筆手書,所以這件事情他們幾人早就已經心知肚明瞭,當然沒什麼好奇怪的。雖然不知道最終陛下會如何安排江志軒。
可他們心中卻清楚,江志軒絕不會有什麼危險。
很快,一身緋紅官袍的江志軒便出現在含元殿內的大紅地毯上。
從跨進殿門的那一刻起,便有無數道目光一下子聚集在他身上。
同情者有之,嫉恨者有之,漠視者有之,不一足爾。江志軒對這些目光全然不加理會,緊趕幾步走上前去,在含元殿的中間恭恭敬敬的跪拜下去:
“臣、杭州刺史、蘇杭鹽鐵案處置使,江淮道平叛欽差江志軒,叩見吾皇萬歲萬萬歲!”
“愛卿平身!”龍案之上的李
世民, 一雙眼睛微微眯著,細細的打量著江志軒。他瘦了,雖然收拾得清爽利落。可李世民還是能看得出來,江志軒瘦了不少。身上以前的書生之氣也減少了不少,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殺伐決斷的英武之氣。
“唔,不錯,雖然瘦了並多,可也成熟了不少!愛卿辛苦了……”
等江志軒站起來之後,李世民第一句話就是如此說道。殿內以長孫無忌為首的一幫人微微色變:陛下這是何意?為何沒有大發雷霆,而是如此輕言撫慰?而魏徵那邊的人則是面現疑惑:陛下這唱的是哪一齣啊?從千里之外把人召回來,就是為了看看這人瘦了還是胖了?
江志軒聽李世民這樣一說,心中僅存的一點擔心也消褪得無影無蹤,躬身拱手答道:
“謝陛下掛懷,食君之祿,擔君之憂,這是身為臣子的本分,臣絲毫不覺辛苦,只感榮耀萬分!有陛下諄諄教導,臣豈敢有一日懈怠,若還像以往一般渾渾噩噩,又如何為君分憂……”
李世民的臉上掠過一絲不易察覺的微笑,這臭小子倒是會說話。
不過這些話,在這含元殿上就不要說太多了,免得百官認為他是個馬屁精。於是當即擺擺手道:
“不說這些了,江愛卿,朕來問你,蘇杭鹽鐵案,杭州兵變案,可曾處理完畢?可還有餘留收尾不曾完成?”說著眼神灼灼的望著江志軒,生怕他給出一個否定的回答。而一旁以長孫無忌為首的一眾開國功臣,也同樣如此。
他們則生怕從江志軒嘴裡聽到肯定的答案,因為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