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部分(3 / 4)

小說:紅樓如玉君子 作者:誰與爭瘋

也不會那麼發達,廣東福建等沿海的省份,更是經常有外國人過來,東西方的交流其實也挺頻繁的。甚至有個來自蘇州的舉子居然還是個基督教徒。

江家的三老太爺,曾經把持了漕運幾十年,雖然是在內河,但是對於海貿的事,還是要比林老爺這種一直都在北方混的人,知道得多。前些年,三老太爺因為奪嫡的事,將漕運交出去後,就回京養老了!林海曾經也厚著臉皮上江府,請他講講這方面的事。

因此林海對於本朝的海貿,還有廣東福建等沿海之地的繁華程度貿易程度還是有一點了解的。

鳳朝雖然很快的結束了戰亂,但是北方還是有韃子不停騷擾的,加上西方南方也不怎麼太平,因此無論是風太祖還是先帝,都沒有怎麼重視海貿這件事。

林海之所以想到這點,那是因為蘇州林家也是有自己的船隊出海的,林海家裡很多的西方事物都是蘇州那邊出海得了,逢年過節送過來的。加上林海又不是真正的這個世界的人,當然明白海貿的好處。

但是饒是如此林海也同樣不敢多寫,因為江家可有好多世家組船出海,林海雖然提出了收海關稅的概念,但是卻沒有寫出具體要收稅的資料,當然那個慫恿皇上經商,開什麼皇家商團的事就更不敢寫了!

只不過是從明面上分析了設定海關收海關稅的好處。比如說地區差異,所追求的東西不同,可以組建商船專門賣他們所需要。還有自漢朝以來,就一直享譽古今的絲綢、茶葉……

借用古書今論,名人聖言,時事考證,再借一點前世所知道的有用經驗,結合當下的朝廷現狀,總算把這篇文章做好,待禮盒謄抄完,才察覺四周的學子們大多已經停了筆,偷偷瞥了眼金龍寶座方向,皇帝似乎也已經離開。

到了黃昏時分,收卷工作開始了。不過小半個時辰的功夫,收卷完畢。皇帝再次出現,諸位學子又是一番跪拜,待出了大殿,林海發現一些學子肩膀還在瑟瑟發抖,見到這種情況,他不知道這些學子答題時,捏筆的手有沒有發抖。

出了宮門,眾位學子們互相客套一番,才各自離開回家。

ps:

大家清明節快樂!藍藍今天提前更新完成。 感謝塵丶小兮丨童鞋的粉紅票,第五張了喲!感謝mumianhuak童鞋的打賞,虎摸之!

VIP卷 第八十一章 探花

殿試之後;總要等個三天左右;最終結果才能出來;畢竟,三百份試卷,八個閱卷官,每人都要看一遍;一張卷子雖然說只有一道題目;但是卻差不多有一千到兩千字左右;而且還不能跟人家看小說一樣;草草看過,格式要看,字型要看;當然,內容也要看,總不能冒出一篇非主流不和諧的文章出來。因此,也需要花費不少時間。

因為殿試只糊名,不謄抄,也能給閱卷官一些餘地,雖說用的都是行書,但是學行書的人裡面,也不過出了個王羲之而已,其餘的哪怕是摹寫《蘭亭集序》,也是寫不出那種味道來的。因此,遇上那份考卷上的字跡比較眼熟的,就比較容易沾光,在不引起別的閱卷官反彈的情況下,可以打個好評,多個好評,就很有可能讓考生的名次往上提那麼一點。這麼一點,就有可能從同進士變成進士,雖說只是一個字的差別,但這上面實在是差大了。

而且這年頭,刻薄一點的人,將同進士與如夫人相提並論,同進士升遷的難度,縱然不比如夫人扶正,但是也簡單不到哪裡去,總要比進士出身的要差上半籌,起步就落後了,上去得也比人家慢,這也難怪,即便是混得好的同進士很多最終也就只好在五品左右止步了,更多的,沒準都要到告老還鄉的年紀了,還只能在七品縣令的位置上蹉跎呢。而與此同時,他們的那些作為進士以及進士及第的同年縱然沒有入閣,很多往往也已經是中樞數得上來的高官了。因此,哪怕是一個相對中上的評價,就有可能改變一個人的一生。

第二天,讀卷官和監試王大臣等齊集文華殿內,評閱試卷。一共是三百多份試卷。每份試卷平均一千餘字。也就是說,每個讀卷官每天的閱讀量,要達到驚人的三十餘萬字。

這些考官要是放到現代,當網站的編輯,肯定是得心應手的。最起碼的閱讀量在哪裡擱著。

八個閱卷官辛苦了兩天,這才將三百份考卷都看完了,然後,便開始挑選考卷上畫圈畫的最多的,若是一樣多,再看別的評價。最終挑出了十份來,準備呈送到御前。

皇上自然不會把每一份答卷都細看,所以待答卷呈上後。便率先翻起前三名的來。翻完三分後,滿意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