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部分(2 / 4)

小說:崇禎盛世 作者:宮本寶藏

戰打響了。

大淩河城雖被金兵多次摧毀,但原有牆基還在,因此修城進度較快。皇太極沒有給祖大壽足夠的時間,在他修了不到半個月時,便兵臨城下。城牆雉堞還沒修完,祖大壽只好關閉城門,倉促應戰。

皇太極這次大淩河之戰,他一改從前硬攻的戰法,改成了圍。他命八旗將士環城挖了四道壕溝,並築起一道一丈多高的牆,將個小小大淩河城圍得如鐵桶一般。

明軍萬萬沒料到金兵會出此狠招,他們從城上向下觀望,只見:“逆奴圍凌,連挖四壕,彎曲難行,器具全備,計最狡矣。”而城中糧草僅夠幾天之用,圍了不幾天城中就斷糧了。城中將士無不驚恐萬狀,祖大壽作過幾次試探性的突圍,都被金兵殺了回去。無奈之下,只好坐困愁城,盼著援兵。

皇太極這一圍,城中的明軍只有坐以待斃,如果想活著出去的話,一是靠援軍來解圍,二是隻有投降。而援兵前來,必須與金兵野戰於城外。

皇太極對祖大壽十分看中,圍困十天後,便開始了勸降工作。但祖大壽不為所動,對皇太極根本不予理採。

圍了不到半個月,松山守軍兩千前來增援了,由於眾寡懸殊,被金兵沒費吹灰之力就打敗了,第一次救援失敗。

總兵吳襄、宋偉率錦州兵六千前來救,阿濟格率兵迎敵。這一天上午,霧非常大,幾尺外就看不清人。阿濟格因打了勝仗得到了皇太極的嘉獎。明軍的第二次增援也失敗了。

公元1631年(崇禎四年),金兵哨探報告明總兵吳襄和宋偉再次率兵來援,皇太極率軍迎了上去,途中見到前面煙塵滾滾,便知是敵人的援兵。皇太極與弟弟多鐸走在前面,沿著山悄悄行進,明軍也有哨探,他們發現了這一小股隊伍,六千大軍掩殺過來,皇太極率身邊的二百名親兵衝了過去,明軍六千多人竟被二百人衝殺得潰不成軍,緊接著後面大軍趕到,又是一番乘勝追擊,六千人大敗逃歸。第三次救援失敗得更慘。(未完待續。。)

第0851章 禍根!

為了進一步消耗城中的力量,皇太極利用祖大壽渴盼援軍的急切心態,搞了一次假增援,金兵們穿上明軍將士的衣甲打著明軍的旗幟,高喊著鋪天蓋地殺向金兵大營。祖大壽在城頭一看,喜出忘外,立即率兵衝了出來,欲裡應外合,突出重圍。他哪裡知道皇太極已設下埋伏,一心想活捉他。待他殺出城,眼看要與援軍匯合時,援軍突然變成了金兵,直接奔他而來。祖大壽大驚失色,這才知道上了人家的誘敵之計,急忙後撤。但他已陷入金兵的重重包圍中,好在部下們都英勇無比,拼命廝殺,總算沒有被活捉,狼狽地逃回城中,從此再也沒有出過城。

從公元1631年(崇禎四年)農曆八月六日圍城到農曆九月十九日的假增援,大淩河城已被圍困了四十八天,城中早已斷糧。

從城裡逃出來了一個商人,叫張翼輔,他說:城裡邊先是殺戰馬,吃馬肉,馬幾乎殺盡了,開始吃人,當然是先吃手無寸鐵的築城民夫,也吃那些餓死計程車兵。惟有幾個大官還有米一二升而已。史載城中正“炊骨析骸,古所未聞。”什麼意思呢,就是用人骨頭當柴燒,把人肉割下來烤著吃。整個城中到處是人的遺骸,到處在燒人肉吃,此時的大淩河已變成了一座光天化日朗朗乾坤下活生生陰森森的陰曹地府。

皇太極於公元1631年(崇禎四年)農曆十月七日和十月九日這兩天先後致書祖大壽、何可綱、副將張存仁,勸其速降。但仍遭到祖大壽的拒絕。這時城中的三萬餘人已餓死了一萬多,祖大壽和軍們卻一直堅持著。最直接的原因是阿敏屠城。何可綱認為:投降也是死。不投降也是死。與其投降被殺死。倒不如不屈而餓死,餓死還能留下個忠烈的好名聲。何可綱還認為,皇太極是一個素無大志之人,本來已打進了京畿,卻又撤了回來,根本沒有一統天下的雄心。金兵征戰的目的無非就一個字“搶”,和佔山為王的強盜們沒什麼大的區別,投降這樣的人將來絕不會有好下場。何可綱的觀點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認同。這是明軍身處絕境仍然堅持不投降的最根本原因。

一個集體中,只要有一個像是何可綱這樣不肯投降的忠勇之人,都足以影響一大片人!

對此皇太極曾親自寫信給祖大壽,他解釋說:“過去殺遼民確有其事,我深為懊悔,我們早就不那樣做了。至於永平屠城那是二貝勒阿敏所為,他因此也受到了嚴懲,希望你不要存此偏見。”

但祖大壽等還是不信,同時,城中的形勢雖然危在旦夕。但以何可綱為首的一批忠勇之士們仍然在堅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