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看熱鬧的人中,不少是商人!揚州人十有一二都是商人!全國各地的大商號雲集!
當時揚州城,甚至在整個大明最強大的兩股商人集團是陝山幫和徽幫!
陝山幫很好理解,就是陝西和山西商人,徽幫則主要是跟安徽人有關的江南商人!
明朝中前期,陝西商幫崛起於涇渭之濱,興盛於廣陵故地,號稱全國各大商幫中成名最早、資格最老者。然而“其興也勃,其亡也忽”,明中葉以後,徽商大舉湧至揚州經營鹽業,力壓西商,形成壟斷,以至於後來一般人提及揚州鹽商曆史,大都“只知有徽,不知山陝”了,當年秦晉聯手大戰徽幫的往事,更幾近湮沒無聞。
明太祖朱元璋率義軍推翻元朝後,敗走漠北的蒙古殘餘勢力仍對中原虎視眈眈,伺機反撲,西北一帶少數民族離心傾向也不斷增長。新興的明帝國不得不把三分之二的財政收入花在西北邊防建設上,沿長城設九個邊鎮以拱衛關中,保護京師,其中固原、寧夏、延綏、甘肅四鎮便在陝西境內。後又設“三邊總督”駐節固原(今屬寧夏回族自治區,地處西安、蘭州、銀川三角地帶中心),統率軍隊20餘萬,戰馬10餘萬匹,負責東起延綏皇甫川(陝西榆林以北)、西至嘉峪關、西南至洮岷(今甘肅南部)綿延數千裡的邊防區。(未完待續。。)
第0504章 徽州商幫
徽州商幫和山陝商幫對大明經濟的影響力,那是有著悠遠的歷史的!
任何經濟體系的形成,都不可能是一蹴而就!
但邊地苦寒,人煙稀少,數量龐大的邊防軍每年耗糧以萬千石計,需布數十萬匹,自內地調運費時費力,民多怨言,政府財政也不堪重負。明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採納謀臣建議,實施“食鹽開中”新政,將實施千年之久的政府食鹽專賣制度網開一面,允許民間商人向邊關輸送糧食換取食鹽經銷的許可證“鹽引”,大約30斤糧食可換一份“鹽引”,而且是當時質量最好、最能賺錢的淮鹽引。
朝廷“國退民進”,讓利於民,“淮鹽價貴,商多趨之”,邊防軍需難題一舉解決,而坐享地利的陝西商人,得益最多,自此冒起。原來陝西八百里秦川,沃野千里,自古為中國糧食主產區。如明永樂年間(1403年~1424年)陝西官倉存糧近1100萬石(明代一石約為90多公斤),足夠支付駐防官軍俸糧三年,萬曆年間(1573年~1620年)全國260個府中,按稅糧多寡排名,西安府僅次於號稱糧倉的松江府(今上海市一帶),位列第四。如此看來,輸糧換引的“食鹽開中法”,等於是為陝西商人量身定做的傾斜政策了,一時間,關中產糧區的農民們掀起了進城經商、賣糧販鹽的熱潮。
相比之下,山西曆來缺糧,山西商人要享受“食鹽開中”政策。只有推著獨輪車到山東買糧。再販運邊關。是為頗費周折的“買糧換引”,而徽州遠離邊塞,山高路遠,徽州商人更無力參與其中。這也是明朝初年陝商比晉商、徽商起步較早的重要原因。
但陝西商人獨享的“特區”政策,到明朝中葉為之一變。明弘治五年(1492年),主管財政和稅務的戶部尚書葉淇上任不久,就將輸糧換引的“開中法”,改為以銀換引的“折色法”。也就是說,商人不必再千里迢迢送糧食到邊關,而是直接拿出白銀購買鹽引,即能獲得販賣食鹽的許可。葉淇是山陽人(今江蘇淮安),此舉顯然打破了陝西及山西等“邊商”固有的優勢,給了地理上更接近兩淮、以徽商為主之“內商”進入利潤豐厚的鹽業經營的良機。
自此,留在西北邊塞種糧食已失去經濟上的意義,陝西商人和山西商人一起,紛紛來到運河沿岸的兩淮食鹽轉運樞紐揚州,成為專業鹽商。據記載。當年會集揚州的陝西商人不下500人,名聲顯赫者有“三原之梁。涇陽之張、郭,西安之申,潼關之張,(他們)兼籍故土,實皆居揚”,這標誌著一個衝出潼關、走向全國的陝西商幫開始成型。
正是在揚州,他們與蓄勢已久、雄心勃勃的徽州鹽商狹路相逢了。
明代科技名著《天工開物》的作者宋應星曾寫道:(揚州)商之有本者,大抵屬秦、晉與徽郡三方之人。清代陝西文人也稱“淮鹽以西商為大宗”。較早研究中國商幫歷史的現代日本學者藤井宏則指出,在明代,作為鹽商的陝西商人,實力曾凌駕于山西商人之上,其老家是三原縣、涇陽縣、綏德州等地。
明代傳奇小說家馮夢龍編寫的《醒世恆言》中,有膾炙人口的名篇“杜十娘怒沉百寶箱”,裡面寫到的富商孫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