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2 / 4)

小說:極品大太監 作者:散發弄舟

靈一下跪倒地上不停地磕著頭道:“學生口不擇言,學生罪該萬死,皇上恕罪,皇上恕罪……”

“好了好了,先坐到一邊去吧。”趙佶擺擺手後同時抓起梁薪所做的那副畫扔給李長風道:“你自己品鑑一下,看看是不是比你那書畫要強一些。”

李長風拿著梁薪的書畫看了看,整個人頓時呆在了原地。打擊一個人最好的辦法是什麼?那就是用讓人無法反抗的實力直接在人家最得意的領域裡徹底地擊敗對方。李長風看到梁薪的書畫後頓時自信心崩塌,再也無法在梁薪面前耀武揚威。

趙佶見李長風那副模樣頓時倍感失望,他看向狀元曹元正道:“元正。榜眼與探花兩人皆已落敗,朕希望你不要再敗了。金榜三甲敗給宮中小太監,傳出簡直是一個笑話。朕記得你似乎是擅長文章音律。文章我們就算了,要不你就和梁薪比試一下音律?”

之前和陶學明李長風比試時梁薪就一直在偷偷觀察狀元曹元正,他注意到曹元正從開始到現在臉上的表情都十分沉穩,一直沒有變幻過。並且無論是李長風落敗還是陶學明落敗,似乎他的臉上就沒有露出過任何意外的神色來,好像他早就預料到陶學明和李長風會落敗一般。

曹元正聽到趙佶點名後走到場內來恭敬對著趙佶行禮道:“稟皇上,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學生幼時愚笨,幸得與名師指點方成就今日之才,至多能算是學而知之者。

反而梁公公,據聞其進宮時尚且年幼,以往數年未曾嶄露頭角。但今日一觀梁公公不僅精通詩詞歌賦,書法作畫。相信音律之道也是造詣不淺。似梁公公此類人皆應屬於生而知之者,學生次等人萬不敢與梁公公上等人比試,所以此局學生甘拜下風。”

曹元正一番之乎者也聽起來挺拗口,翻譯成現代文的涵義就是有些人從一出生就會自然的天賦過人知道很多知識,這種人是上等人。而有些人必須要經過學習才能明白事理,這種人是此等人。

在曹元正看來梁薪就屬於生而知之的上等人,而他自己則是學而知之的次等人。這次等人和上等人有先天的不同,所以他和李長風以及陶學明輸給梁薪都是應該的,並不舉得丟臉。也正是因為這樣,他對於和梁薪的比試甘願認輸。

梁薪眯著眼看向曹元正,金科三甲他此時才對這狀元起了興趣。梁薪笑了笑問:“狀元爺怎會得知在下懂得音律?又是怎麼確定在下精通音律的呢?”

曹元正看向梁薪微微行了個禮,然後說道:“原因有三。其一,《摸魚兒。雁丘詞》格律工整,不同音律者絕無法做出。其二,聖上既然點名讓我與公公比試音律,自然是知曉公公懂得音律的。其三,之前學生仔細觀察後發現,凡是遇到比試公公擅長的事物,公公的嘴角一定會露出一抹成竹在胸的微笑,而剛才聖上說比試音律,公公又笑了。”

梁薪臉上泛起真正的笑意,他突然覺得曹元正此人是真的有意思。一時間梁薪心思浮動,心中暗想宴會散去後自己一定要好好調查一下曹元正的身世背景,以便看看能不能拉他進入西廠來。

曹元正主動認輸,這一點所有人都沒有料到。包括蔡京都覺得很意外。

趙佶愣了愣剛準備說什麼時楊戩突然湊上前在趙佶耳邊輕聲說了幾句話,趙佶的臉色瞬間變了,微微皺眉道:“今日是朕的才子盛宴,他們來幹嘛?傳令下去,讓他們在鴻臚寺等候宣召,今日朕不想見他們。”

楊戩點點頭後思慮了一下又在趙佶耳邊耳語幾句,趙佶臉色再度一變,有些為難地道:“是他?”想了想後趙佶道:“好吧,讓他們進來!”

在所有人疑問的目光中,小太監高聲叫道:“宣——遼國使節覲見。”

“遼國使節?”所有人都愣了愣。

PS:寫書到現在,我一直感動的是有一位書友每天都會給我留言,他就是飛翔的但丁。我一直期待還有這樣的書友出現,所以今天不求收藏,求書評!讓我們聊起來吧

第三十五章 遼使囂張,戳穿牛皮

遼國,又稱大契丹國。自公元916年建國到現在已經有接近百年光景。以往的遼國雖然民風兇悍,但並不富饒。中原漢族人民歷來看不起這些只知道養馬牧羊的土鱉,不少商人在邊關開設市場貿易時都是竭盡可能的佔遼國人的便宜。

雖然漢人看不起契丹人,但又不得不承認自己是打不過契丹人的。在多次契丹人侵犯邊關而漢人無力抵抗後,契丹人終於有了強烈信心,曾一度妄想揮軍南下攻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