皆正義感爆棚,不僅樂意向那些被侵略國家提供援助,甚至視美國出兵海外為義務。
不得不說,這個時期的美國人相當的值得人尊敬。不過,現實總是殘酷的。在美國人看來,他們作為正義的化身挺身而出,那美軍所到之處就應該摧枯拉朽,令敵人聞風喪膽。事實卻是,從菲律賓開始,美國人就逢戰必敗,幾乎沒打過什麼勝仗。仗義出兵當然是好事,但是結果卻變成了自取其辱,短時間內,在國內民生經濟尚可,自己生活沒受到太大影響的時候,美國人尚能用“為正義犧牲”來自我麻醉。但隨著國內民生經濟開始下滑,個人生活遭遇惡劣影響,美國人就不得不捫心自問,這“正義的戰爭”是否真值得參加了。
戰場上連續的失敗,如果對普通美國民眾來說,只是打擊了他們的強國心態和自信心的話。對於那些資本家而言,簡直勘稱噩耗了。一戰成功的先例擺在那裡,美國資本家已經認識到了戰爭與暴富和崛起之間的聯絡,所以,剛開始的時候,他們在美國參加二戰一事上非常的熱情。只是,隨著戰爭的失利,盼望中的戰爭紅利並沒有如期到來。且,太平洋彼岸還忽然崛起了一大批強勁的對手,開始強有力的爭奪他們的傳統市場。這下子,他們立刻撐不住了。杜魯門之所以冒天下之大不韙在二戰的關鍵時期選擇和日本媾和並積極投入**事業,很大程度上就源自於這些資本家的唆使和支援。在發現自家的產品根本不具備競爭力,無法媲美中國同類產品後,紅眼的美國資本家不得不將目光投向“非正當競爭”。得益於自古有之的東西方文化和政治鴻溝,杜魯門這荒誕不經的政治行為,居然取得了成功。
那個時空的後世歷史上,美國政府慣用制裁大棒才去不正當競爭手段幫助本國企業贏得訂單那是出了名的。而美國政府這種近乎於無賴的做法,其由來正源自二戰。
美國的軍人,特別是高階軍官,因為教育、文化和制度問題,天然就是資本家、政治家的盟友。甚至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們存在的意義就是為了幫助這些資本家和政治家捍衛他們的權利。
其外,軍人的榮譽感讓他們也不可能一如既往的敗下去——屢敗屢戰誠然是一種美德,但卻有個前提,即最終必定要以一場酣暢淋漓的勝利收場。而如果不能做到這一點,那麼甭管屢敗屢戰的過程多麼的感人肺腑,也只能淪為歷史書上的一個反面教材。
“不管敵人是誰,我們需要的是勝利。如果不能用勝利來證明自己,我不敢想象,美利堅還能夠在北美保持超然的地位嗎?”這段話來自尼米茲。對於與曾經的盟友為敵,並不是所有的美國士兵都能夠接受。而尼米茲的這種說法雖然牽強,不過從軍人的角度,倒也不失為一個好的藉口。
榮譽感其實是個中性的東西,本身並沒有邪惡之分。有榮譽感做外衣,尼米茲倒是成功的重新整合起了美國太平洋艦隊。只是,正如他自己所說的那樣,如果他不能儘快的帶領自己的手下贏得一場勝利,那麼,一旦等榮譽感這件外衣褪色,屆時會發生什麼,那可就只有“上帝知道”了。
千載良機(當然是尼米茲自己認為的,在他的視線之外,李梅的那支太平洋艦隊的好幾艘航母已經被中國的造船廠維修改造完畢,且,可笑的是上面有超過三分之一的船員都來自美國)就在眼前,卻因為國內紛爭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它慢慢溜走,尼米茲是真心不甘。
尼米茲這邊正對著李梅扼腕嘆息,艾森豪威爾那邊則遇到了更大的一個麻煩。
相比飄在海上的海軍,艾森豪威爾想要控制國內的訊息不得擴散,難度不知道要增加幾何。對於艾森豪威爾來說,雪上加霜的是,因為他執掌太平洋美國陸軍的時間並不長,還沒能建立起絕對的威信,所以,不僅下面計程車兵不是太服從他的命令,便是一些軍官,對他也不是很信服。這就造成了,雖然他總是能夠第一時間下達正確的命令,但是部隊的執行率卻非常的差,乃至於遲遲不能完成他規定的“重整”工作,也就讓他不敢輕易發起進攻,更實現不了他“用一場勝利來重新樹立部隊信心”的用意。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在從東南亞日軍手中接管菲律賓之後,美軍將主營地設在了巴丹島。此刻,站在巴丹主營地的一陣瞭望塔上,艾森豪威爾手拿擴音器,正苦口婆心的勸說著軍營裡騷動不安計程車兵。
“士兵們,我是艾森豪威爾。我不知道你們從哪裡得到的資訊,但是我可以肯定的告訴你們,那是謠言。是的,國內一些地方確實發生了一些小的騷亂,但現在已經被平息了。什麼?你要我拿出證據,我們和本土隔著幾萬千米,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