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日軍中低階軍官階層出現了斷壟現象,而為了保持指揮系統的穩定,小泉敏一郎不得不放寬軍官晉升限制。如此一來,中佐石村坎便成為了東南亞日軍中為數眾多的幸運兒之一,一個月升大佐,又過兩個月直接升到了少將。
俗話說新官上任三把火,作為新晉少將,石村坎當然要求表現。而在他看來,金正和旅的出現,等於是拱手送上來的軍功。石村坎有這樣的認識並不奇怪。金正和旅他們現在所處的陣地處於重重日軍包圍中,別說他們只有千餘人,便是再多五倍,面對前後左右將近二十萬的日軍,他們也根本沒有突圍的希望。背後有將近二十萬的大軍撐腰,手上又有將近六千人的精銳,還有一個聯隊的炮兵助陣,在石村坎想來,圍剿金正和旅簡直就是三個指頭捻田螺,乃是十拿九穩的事情。
接到命令的時候石村坎就已經充滿了必勝的信念,這個時候小泉再下達限令兩個小時解決的魔咒,石村坎自然顧不上考慮戰術問題,而只想著單憑力量進行碾壓,以期今早的解決戰鬥。
石村坎連預備部隊都不留,直接下令全軍一擁而上,此乃兵家大忌。於是,戰鬥僅僅進行了不到一個小時,意外就出現了。
創造這個意外的是金正和麾下的一個名叫相餘亮的營長。日軍一擁而上,兵力上的絕對優勢迫使金正和不得不同樣壓上全部兵力,而在前連長張豪戰死之後,相餘亮這個營長便自動降格成了連級軍官,接替張豪擔任這個不到五十人的小部隊的前線指揮官。
守軍此時只剩千餘人左右的兵力,按照金正和的命令,分成大約二十個單位各自為戰。而張豪連因為原先就處於第一線的原因,所以在相餘亮空降到這個連的時候,他們已經殺進了日軍的縱深,此時正和另外兩支小部隊結成攻守同盟,共同對抗周圍大約一個日軍中隊和兩個日軍中隊的進攻。
金正和一開始就選擇亂戰,這一策略相當的高明,混雜了相當多南洋二鬼子的日軍本就不存在默契配合,現在其編制被金正和旅各部強行撕裂開之後,馬上就被迫陷入各自為戰的局面。混亂的局勢,自然更利於單兵戰鬥力更強的金正和旅各戰鬥單位的發揮。雙方鏖戰一個小時,令石村坎感到憤怒和不甘的是,雖然已方還保持進攻姿態,但是已經失去了戰鬥主導權。相反,守軍雖然似乎也是各自為戰,而且兵力上依舊處於劣勢,但是他們就好像狂濤駭浪中的礁石一樣,看上去勢單力薄,偏偏就能矗立不倒。
應該是認識到局勢部隊應該加強指揮,石村坎站出來開始親自指揮各部戰鬥,他躲在後面遙控指揮還好,他這一露頭,馬上就被正好打到附近的相餘亮的注意。相餘亮意識到這是一個“斬首良機”,馬上與旁邊的兩個戰鬥單位進行溝通,讓他們配合已部發動斬首戰。
第三百三十一章斬首
石村坎並不知道自己已經暴露了,當然了,還有一種可能是,因為他前面最少還有五六百人,所以他認為自己是安全的。此時,手拿擴音器,石村坎正在向各部發出指令:“小島一郎——說的就是你!八格!陣列,訓練時的陣列呢?那個誰——不許後退!前進,前進!井田,你的從左邊繞上去!正面衝不過去,就不知道換一種手段嗎……”
石村坎口中的小島一郎還有井田,其實都是印尼人。小泉敏一郎為了拉攏人心,將賜予南洋土著日本國民身份作為一種對民族獨立軍的獎勵手段,而根據他制訂出來的章程,南洋土著一旦獲得日本國民身份,那就必須改用日本式名姓。不能說這是壞事,因為改名換姓絕對能夠增強南洋二鬼子對日本國的認同感。但是現在至少在石村坎看來,這對他的指揮卻造成了相當大的麻煩。南陽人普遍身材矮小、面板黝黑,這就造成了他們的體貌特徵比較相像而令人難以區分。所以,石村坎除了能夠叫出幾個中佐的名字,下面的少佐還有大尉,便只剩下“那個誰”了。
石村坎這邊叫得歡,相餘亮那廂已經發動了奔襲。在身邊友軍有意識的加強火力輸出的情況下,石村坎的注意力被吸引過去,日軍在他的調配下加強了對那兩個戰鬥單位的阻擊,對張豪連的壓制登時有所削弱。張豪連則趁機悶聲大發財,由一個十人射擊小組負責開路,迅速的開啟一個缺口,然後換上六挺機槍,直接向石村坎所在位置發動了強攻。
六挺機槍開路,這動靜就大了。石村坎眼看著一支支那小分隊斬波劈Lang般向自己所在位置殺來,他馬上意識到這是支那軍發現了自己,這是要對自己實施斬首戰術。心中有點小小的慌亂,不過,在看到面前四周還有足足幾百人的隊伍時,他的信心又回來了。拿起擴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