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垂死的鬼子拉響了身上的手榴彈——偵察營學兵曾經運用的招術被小鬼子借用過去,破壞力同樣驚人。
一聲巨響就是一片人倒地,而其中,學兵們佔了多數。石華感覺到了不對,他嘶吼道:“不要和鬼子糾纏,拉開距離!射擊,射擊!”又喊:“沒駁殼槍的速退,讓‘老匪’上!”
“老匪”在游擊隊是一個群體,也是游擊隊的寶貝。這些土匪出身的傢伙或許有著這樣那樣的毛病,但卻總能在最關鍵的時候發揮定海神針的作用。
石華的喊話有點晚了,已經和鬼子糾纏在了一起的學兵,繼續拼殺還有可能活下去,但是一旦退的話那就是挨刺的命。
雖然有點晚,但還算及時。漸漸形成外圍包圍圈的年輕學兵們讓開來,“老匪們”插了進去。駁殼槍成為戰場上的主角,槍聲不絕於耳,正與學兵們混戰在一起的鬼子不住有人被擊中,然後,更多的學兵脫離了白刃戰,十分鐘以後,“老匪們”便用駁殼槍硬生生的將混戰中的中日雙方士兵給分開了。
日炮艦已經停止了炮擊。大石慶一郎他們攜帶的炮彈有限,根本不足以支援這種持續飽和炮擊。至於巡邏艇,他們面對學兵軍的炮擊跑和機槍碾射毫無辦法,也只能選擇了退卻。
一百餘鬼子被擠壓到了齊膝的江水中,他們瞪著血紅的眼睛,死死的捏住手上的三八大蓋,還想做最後的掙扎。不時有承受不住壓力的鬼子衝上來,而迎接他的是數十顆子彈。
二旅的兵力和武器優勢終於體現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