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必能夠透過得了。
羅斯福和歐陽雲基於種種原因,都不願意動搖自己的統治基礎,如此一來,矛盾也就不可避免的發生了。
雙方意見出現分歧,羅斯福首先丟擲自己的觀點,尖銳的提出:“歐陽將軍,貴國政府的要求未免強人所難,澳洲,並不是美國人的澳洲,太平洋,也不只是我們美國的太平洋。貴國政府既不想承擔軍費,又想要求最高指揮權,這種便宜事,您捫心自問一下,貴我兩方的立場對調一下,您會答應嗎?”
歐陽雲之所以親往機場接羅斯福的機,一方面是想借此機會表示自己對羅斯福的欽佩,另一方面其實是為了表示一種姿態。學兵軍還有國防軍在各個戰場皆取得勝利,這令政府內部出現了盲目樂觀的情緒。不少急功近利的傢伙甚至提出,中國全面擊敗日本的時機已經成熟,認為應該擴大反攻規模,一舉將日寇驅逐出境。當家人才知油米貴,歐陽雲深諳自家實力,知道真這樣做的話,那麼聯合政府絕對撐不到勝利,努力的想要消除這種觀點,所以便想透過接機羅斯福來強調外援的重要性,進一步說明當前的國家並不具備獨自擊敗日本的能力。
歐陽雲用心良苦,可惜不為國人理解。羅斯福不知道這些,他只以為歐陽雲是想從太平洋獲利,在一眾幕僚的蠱惑下,便有了這樣的觀點提出。
客觀而言,羅斯福這番話倒真言中了歐陽雲心中真實的想法。只是,羅斯福想不到的是,相對於他們對歐陽雲的瞭解,歐陽雲更清楚他們的想法。單從表面來看,美國出兵澳洲、出兵太平洋,似乎真是從盟國的立場出發,在盡一個盟國的義務。如果歐陽雲不是穿越者,對曾經的歷史有所瞭解的話,還真可能被美國人的大公無私給欺瞞了。好在他知道這段歷史,早就洞悉了美國人心中的真實想法,所以,他根本不為所動。
“澳洲確實不是美國人的澳洲,太平洋也不只是美國人的太平洋,可是總統先生,澳洲更不是中國人的澳洲,太平洋更不是中國人的太平洋。總統先生,您應該知道我組建太平洋艦隊的初衷。我並不是想要稱霸太平洋,實在是中國的海疆太遼闊了,必須有一支相匹配的海軍力量戍衛。嗯,您看這樣好不好?澳洲和太平洋,我們絕對不會坐視不管,但是這得等我們先完全光復國土再說。總統先生,恕我直言,我以為,雖然日本人現在在澳洲和太平洋似乎還很強勢,但是我以為他們已經是強弩之末了……”歐陽雲侃侃道,一副完全不把澳戰和太平洋戰局放在心上的態度。
他這番話說完,羅斯福卻苦笑起來。
自以為對歐陽雲有一定了解的羅斯福當然不以為這是歐陽雲的肺腑之言,問題在於,中國方面等得起,美國呢?
美國為什麼急他人之所急,在日本侵略澳洲一事上表現得如此急公好義,不就是擔心日本在取得澳洲以後會方便對美國本土用兵麼?美國人之所以願意在澳戰上不惜血本的投入,那就是希望藉此將戰火阻隔在本土之外。在澳戰中美國已經投入了多少,羅斯福心中是有數的。問題在於,現在繼續為了這個目的,美國又要付出多少呢?國會會同意嗎?
第六百五十九章緊急情況
堪稱莫大的諷刺——中美兩國現在的處境,與37年左右相比,等若是雙方對調了一下位置。彼時,中國政府渴求美國能夠站在公正立場,對日本進行譴責,能夠避免這場戰爭,將一腔希望都寄託在歐美等傳統強國身上。美國人當時是怎麼做的呢?美國政府雖然也有發表譴責或宣告,但是卻照樣和日本保持著正常的經貿和外交關係。現在的美國,情況並沒有當初中國惡劣,但是,國情不同,以羅斯福為首的美國政府高官們,其日子並不比當初老蔣為首的中央政府官員們好過多少。日本在成功研製出富士山超級戰機以後,就沒有停止過對美國本土的轟炸。這種轟炸其實並沒有給美國帶來多大的實際損失,但是卻在美國民間引起了相當程度的恐慌,漸而影響到了美國社會的安定,也使得美國政府煞費苦心經營起來的全民總動員大好局面一去不復返,漸而影響到了美國社會的各個方面。半年前,美國尚是盟國最主要的武器裝備和後勤物資輸出國,現在呢?排除技術因素,美國也已經無力再承擔如此規模的物資輸出了。再加上,美軍在澳洲和太平洋甚至大西洋的部隊並不給力,其左右世界戰局的能力相對削弱。此一時彼一時,現在的美國,早不復二戰剛開始時的風光。相反,走高科技路線的學兵軍及背後的中國政府現在卻形勢一片大好,實際上已經成了盟軍抵抗軸心國武裝力量的中流砥柱。
美國人因為珍珠港遭到日本的突襲這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