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8部分(3 / 4)

小說:雲的抗日 作者:白寒

外人無從得知,不過政治嗅覺特別敏感者卻從歐陽雲第二天召集統帥部會議一事上看出了一些端倪。統帥部作為最高軍事委員會之後的中**方最高權力機關,雖然幾乎每天都有會議,但是僅限於歐陽雲、陳誠、馮玉祥、李宗仁、鄧錫侯和白崇禧等人參加的並不多。而有先例在前,可確定的是,每一次會後,統帥部必然都會有重大命令釋出。

學兵軍入渝之初,曾經有人以為歐陽雲年紀太輕無法鎮壓住類似陳誠這類軍方大佬。且,歐陽雲入渝組建聯合政府屬於典型的小魚吃大魚,而不同於企業間的兼併,涉及軍事,其複雜程度危險程度不知超過幾何,不誇張的說,歐陽雲稍有不慎就會馬失前蹄,從而變好事為壞事,甚至會讓國內局勢徹底糜爛。

當然有人在等著看歐陽雲和學兵軍的笑話,中國自古以來就不乏熱衷於內鬥的居心叵測者,而民國初期的軍閥大混戰又助長了這種風氣。是以雖然大敵當前,卻依舊不乏一些窺竊權力寶座者。

學兵軍得以入主重慶組建聯合政府,傲人的對日戰績只是資本之一,糧食才是歐陽雲手上最大的殺手鐧。然而,閩粵桂瓊皆不是糧食盛產地,浙江雖然產糧卻又剛光復不久。即使歐陽雲早就未雨綢繆,透過種種手段將中南半島變成了學兵軍的糧倉,可是且不說從中南半島買進糧食不易,就拿依舊在施虐的河南大饑荒來說,歐陽雲又該如何面對呢?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你歐陽雲偏處廣州的時候可以不管不問,現在貴為中國政府的最高首腦,河南乃是治下一地,總不能坐視不理嗎?

河南大饑荒正在肆虐,又正值日軍發動秦嶺作戰,大後方最重要的糧食產地四川盆地成為戰場,本就困擾大後方的糧食問題登時直接上升到戰略的高度,乃至於出現超過兩千萬人嗷嗷待哺的現象——老蔣為什麼甘心退位,指揮抗戰不力其一,最關鍵的還是因為無力解決糧食問題。一時打不贏小日本,那還能再接再厲。可要是餓死太多人,那絕對是要遺臭萬年的,而且連翻盤的機會都沒有。

聯合政府取代民國政府,自然會有相當一部分因此失去權勢,這些人才不管什麼大局,什麼大義,他們迫於學兵軍的軍威不敢在明面上表示不滿,但是卻可以在私底下串聯,然後靜靜的坐等看學兵軍和歐陽雲的笑話:“等餓死人,看歐陽雲如何收場!”

一個星期過去,大批的糧食空運、車載而來,兩個星期過去,更多的糧食空運、車載而來,三個星期過去,聚集在重慶周邊的難民已經有超過三分之一被遷徙去了學兵軍特區,而糧食依舊在源源不斷的運來……這自然讓不少**跌眼鏡。

他們低估了中南半島的糧食生產能力,或者說,他們根本就不知道,早在兩年前,中南半島就已經被歐陽雲完全改造成了糧食產地。河南大饑荒,歐陽雲真的沒辦法解決,糧食有,可是卻沒辦法運過去。五十特攻機的出現,或者說特攻戰術的出現,讓空中堡壘的高度優勢不再,且,河南全省饑荒,要運多少糧食過去才能解決問題?

原本,歐陽雲並不著急戰事進度。自決定以世界為棋盤,他的目光就不再僅僅侷限於國內的戰場了。為了國家能夠獲得更多的戰爭利息,他願意等,等美國不支,等蘇俄不支。是時他採取的策略,其實和元末的朱元璋有著異曲同工之處,即高築城、廣積糧、緩稱王。所為,就是當世界需要中國的時候,學兵軍能夠拿得出來,從而一鳴驚人,從而徹底改變亞洲乃至世界的利益格局。

當然,任何事情都有個度,所以美國不支、蘇俄不支也得有個程度,萬萬不能真等到他們完全沒德日擊敗了。關於澳洲戰局,楚天歌幾乎每天都會有戰報傳回,所以歐陽雲雖然遠在千里之外,實際上對澳戰局勢依舊有著清晰的瞭解。他私下裡和蔣光鼐談論澳戰的時候,曾明言美國政府還能堅持得住,所以還不是最好的出擊時機。不過在喬治求見以後,他改變了這個想法。美國誠然還能堅持,還沒到援澳軍團非出手的時候,不過考慮到目前重慶中央軍的整編現狀,他以為此時增兵未嘗為一個消化中央軍的機會。

糧食危機的成功解決,對歐陽雲儘快的樹立權威幫助甚大,這從陳誠和馮玉祥見他時態度上的改變就能看出來。此前,陳誠雖然對歐陽雲尊敬有加,但是卻沉默寡語,說什麼做什麼都先留三分餘地,那分明就是明哲保身之道,是為以後留下餘地。而現在,他在國策和軍策上的建議卻明顯多了,很明顯,他是真正將自己視作副國防部長了。馮玉祥呢?因為學兵軍出身於西北軍的緣故,他雖然並沒有刻意倚老賣老之嫌,但不自覺之間卻總是會露出將歐陽雲視作小兒輩的神態、語氣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