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部分(3 / 4)

琅自然也是母憑子貴,要不是她有一個下作的兒子,逼的康熙離宮,謀取了皇位,如今的皇太后一定是她的。礙於胤禎還需要大清的支援,德太妃不敢跟胤禩明幹,自然把一股怨氣都發到了宜貴太妃身上。

宜貴太妃驕傲了幾十年,還從來沒有人如此不顧臉面的跟她挑釁,自然不會饒過德太妃。何況壓制住了德太妃,也算是替太子妃解憂,替胤禩出氣,宜貴太妃何樂而不為?宜貴太妃很清楚自己的地位,連宮外都不去了,長住在後宮,跟德太妃鬥法,想要抓德太妃的錯很容易,宜妃自然不會一丁點錯處,當著滿宮太妃的面,狠狠的發作了德太妃一回,不僅言辭鋒利的訓斥了德太妃一頓,還讓下等的洗衣婆子扇了德太妃的嘴巴,隨後就把洗衣婆子提到了身邊,即使保護,也是警告德太妃,連一個最低賤的宮人都比她強百倍。

德太妃張牙舞爪的滿宮找茬,身上盡是錯處,有兒子的太妃們都在宮外居住,沒有兒子的宮妃都不會無事找事的跟德妃幹仗,因此住在後宮裡的德太妃就成了後宮第一人,橫行霸道的隨意挑剔太子妃的錯處。

太子妃礙於名份宣告,也對德太妃有所仍然,更加慣得德太妃無法無天,根本就忘記了宮規禮法,所以宜貴太妃按照宮規懲罰的她的時候,她也不敢反駁,以前是沒有人跟她計較,真的計較起來,她也害怕。就算是胤禎遠在萬里之外,胤禩不能拿他怎麼樣,留在大清的幾個小孫子,還要仰仗胤禩生活,所以自從宜貴太妃命人掌摑了德太妃以後,她也算是老實了一段時間。德太妃根本就沒有考慮過胤禛父子,要不要看胤禩的臉生活,更不會想到她在宮裡胡鬧,會讓胤禛如何面對胤禩?

等到胤禛也要帶兵佔領高麗的時候,德太妃又囂張了起來。就算是衛琳琅有一兒一女都是皇帝,她如今也不差,兩個兒子都可能是帝王,憑什麼不能夠晉封太后?只是吃了教訓的德妃到底還是有所顧忌,不敢在明目張膽的跟胤禩叫板,開始暗地裡放出風聲,說胤禩虐待庶母。

胤禩自然知道德妃的動作,在胤禛走後,就把德妃打包,送到了倭國,讓胤禎給她封王封后吧。胤禩此舉,也替胤禛解決了難題,終於不用再看這個生母的臉色過日子了,德太妃跟別人無法逞威風,只能夠在兒子媳婦面前撒氣,兩個媳婦聽慣了德太妃的訓斥也不覺得什麼,左耳朵進右耳朵出罷了。胤禛忙的要死,還要抽時間去聽德太妃的教訓。

十四福晉和自願跟著去的胤禎的兒子們也都跟著德太妃一起去了倭國,留在大清的庶子接替了胤禎的爵位,自然是遞減的郡王而已。

德太妃雖然不甘心,但是顧忌胤禩和幾個孫子,又一心想要看到胤禎,也算是高高興興的登上了東去的大船。

後宮風平浪靜,宜貴太妃也越發坐不住了,跟德妃鬥法,激起了她年輕時候的鬥志,更加的想要出去走走,看一看胤禟也好,誰知道自己還能夠活幾年,別帶著遺憾入土才是。

反正也是要西行,人員太多,不可能走的太快,胤禩也不忍宜貴太妃跟胤禟母子分離,答應了宜貴太妃的請求,胤祺和胤禌早就想出去看看,自然是要奉母出行,所以原本有些尷尬詭異的部隊,因為多了宜貴太妃母子,倒顯得溫情許多。

胤禟的幾個側室假惺惺的告了饒,表示無法隨身伺候婆婆,跟宜貴太妃依依惜別。她們才不會傻得跟過去受九福晉拿捏,因為正經主子不在,她們就成了名正言順的當家作主之人。胤禟可不像胤禩,臨走的時候把家裡的事情都安排好,九福晉也沒有想到她會一去不回,只把家事均勻的分攤給了幾個側室,指望著她們相互牽制,誰也不要做大了的好。

這幾個側室雖然惆悵於跟胤禟分離,到底也是無可奈何的眼睜睜的看著胤禟帶著九福晉離去。好在有了實權安慰她們,因為都沒有兒子,所以底氣未免不足,上面又有宜妃、胤祺和胤禩壓制,她們倒也不敢鬧的太過。宜妃也心疼幾個孫女幼年就離開父親,經常接她們進宮玩鬧,三個離國的王爺只要胤禟留下了幾個女兒,連康熙偶爾的都會宣她們到身邊玩鬧,所以雖然是庶女,她們倒比別的皇子的嫡女都受人重視,後來也被康熙指了一個好的額駙。

這些人因此倒也都知道,安分守己的過日子,上面的人都不會為難她們,想反,還會體恤照顧有加。以前胤禟在的時候,她們的孃家也難得到胤禟的關照,誰會指望一個皇子額外的關照一個算不得岳家的岳家呢?畢竟跟胤禛那樣拿著正經岳家不尊重,寵妾滅妻的到底是少數。胤禟走了,她們的孃家反而得到康熙和胤祺,胤禌的關照,屢屢的獲得晉升,這樣的好事,放在以前,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