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部分(3 / 4)

小說:新唐遺玉,三月果 作者:莫再講

傳話,那兩位尚人人在何處?”

“回王妃的話,咱們來的快些,她們還在路上,最遲後日就到了。”

遺玉讓平彤取了賞錢給他,讓人把他們送出門去,轉身回到屋裡,便陰下一張臉。

再有兩個月她就要臨產,不管皇上送了兩個不省心的人來到底是作何打算,但最好她們安分守己地待著,倘若有半點不軌,她必不會手下留情。

她揣著肚子裡這小包袱七八個月,心裡疼愛一日勝過一日,任誰也別想要傷到這孩子一星半點兒。

戚尚人和劉尚人果然隔天下午就坐車到了安陽,遺玉只是隔著簾子見了一面,態度和氣,但話裡話外無不是警告。

敲打完,就把她們攆到都督府的西院去住,派了丫鬟僕婦好吃好喝地伺候,只不叫她們跟到城東的別院去,算是把人供了起來。

戚劉二人許是知道自己不受待見,沒上趕著往遺玉跟前湊,老老實實地待在都督府,遺玉並沒因此放心,讓孫雷找了兩個眼線把人盯了,時不時到別院回報一番。

如此又是半個月過去,到了三月底,朝廷派來的欽差也沒能將戴良一案再揭出什麼內幕來,只得草草回了京城。

值得一提的是,在平波平息後,一如既往上門求字的鄧夫人,總算被遺玉招進後院親見,倒不是被她的持之不懈打動,而是那天在公堂上抓到屏風後孫玲在偷看,才對這年長自己兩歲的縣令夫人有了興趣。

在一段試探過後,遺玉才發現自己是犯了先入為主的錯誤,孫玲並非是她一開始所想那種附庸風雅之人,她對書法痴迷的程度,在遺玉認識的人裡,許是隻有晉璐安可以同她相媲。

打個比方,孫玲是個活潑性子,話匣子一開就跟壞掉的水閘似的,但她十句話裡,至少有一半不離文墨,講什麼都能繞到書法上去。

遺玉卻又不同,她鍾愛寫字,將摹貼練字當成習慣,就像吃飯喝水一樣不可少,然而並沒有到了痴迷的程度,她生活的重心,不在書法上面。

但這不妨礙她欣賞一個愛字的人,於是見過幾面之後,便開始送一些閒置的字帖和比較得意的手書給孫玲,孫玲也回報以珍藏的卷本給她閱覽,兩人漸漸親密起來。

遺玉算是意外地在安陽城交到了第一個朋友。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小迪的爹孃一接到兒子的訊息,便快馬加鞭趕到了安陽,尋到都督府上。

遺玉正準備這兩日就把小迪送走,這下人家爹孃找過來,也省了路上的麻煩,她樂的輕鬆,讓下人將他們接到別院來見。

狄知遜是個文質彬彬的中年人,看起來很好說話,對兒子卻十分嚴厲,看那情形,父子相見,若不是遺玉在場當和事老,一頓胖揍恐怕是免不了的。

遺玉在知道小迪就是狄仁傑後,雖然對他為何從家裡跑出來十分好奇,但也沒有刨根問底的打算,只站在一個準孃親的角度上,稍微對狄父表示了不滿。

不管小狄有什麼錯,但作為一個大人,讓兒子負氣離家出走,淪落到露宿街頭的地步,那做爹的就是有問題要改正。

狄大人還算識相,聽從了遺玉的建議,謙虛地表示以後有什麼話會適當同兒子解釋和說明,並且會嚴加看管他,不讓他再隨便就跑出去。

遺玉也就滿意地將人家兒子雙手歸還。

作為都督府上的長史,狄知遜公務算得上繁忙,當天接到人,第二天就啟程要回去。

臨別之前,小迪又冒冒失失地闖了遺玉的書房,張口竟是管她討要平霞。

“我養傷這幾日,被她照顧的還算周道,我看您身邊兒也不缺這麼個人,就送與我罷。”

平霞就在一邊兒站著,聽見小迪理直氣壯的話,登時氣的臉紅,又往遺玉身後捱了挨。

遺玉似笑非笑地看著他,“你且去問她,要是她願意跟著你,我便放她走,要是她不願意,那我就沒辦法了。”

小迪於是橫衝衝地去問平霞,“你跟我回夔州去,我同孃親說過了,回去就提你做大丫鬟,重活累活都不叫你幹,我保證也沒人敢欺負你。”

喲,這都學會利誘了,可惜是沒抓對地方,遺玉搖頭暗笑。

平霞果然悶聲悶氣地開了口,“我不去。”

小迪兩眼一瞪,似沒料到會被平霞給拒絕了,剛想問為什麼,遺玉已然收起笑臉,有些冷淡地揮手攆人:

“聽見了吧,走吧走吧,早些回去,莫要再亂跑叫你爹孃著急了,平霞,送他出去。”

“是。”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