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就是太子妃的妹妹。
那個小蘿莉只有十三歲,如果此張放非彼張放,那麼,若干年後,這位小蘿莉就會是他的新娘。嗯,歷史上的張放,娶的就是這位許氏小女。
就在今夜,太子妃身旁,張放第一次見到這位許氏小女,想到彼此的命運再不可能如歷史上那樣交集,難免心生感觸——此事無關風月,只是對彼此命運交錯的感慨。
張放既然已經決定娶班沅君,那就註定與許家女無緣了。對此他無絲毫惆悵,只覺幸運,就算時間重來,他仍然會選擇那千里之外的“靜靜”。
歷史上的張放與劉驁的關係,是發小、死黨、表親、連襟。無論誰,有這樣四重關係,都會好到同穿一條褲子,這也是張放如此受寵的原因。而現在將要除去一重“連襟”關係,張放認為是好事——不管是與皇室糾纏太深,還是太受皇帝寵信,都不是好事。真正的智者,應當明白盛極必衰的道理。
張放正感嘆命運無常,人生如戲,文青病快發作時,身後響起一個溫和謙遜的聲音:“眼見太子兄抱得美人歸,少子可是想起遠在靈州的佳人?”
張放轉身行禮:“參見濟陽王。”
來人正是濟陽王劉康,正笑吟吟看著張放。張放不免尷尬,他與班沅君之事,經當初昆明池之會,被一眾京城諸少諸女傳開,幾乎無人不知。有好事者向班氏兄弟打聽,兄弟二人也預設了。所以長安權貴圈子裡,已將張放與班氏女郞視為一對。張放對此當然是樂見其成,不過被當面提起,還是有些不好意思——起碼要裝做不好意思。
劉康不無豔羨道:“班氏女郞我雖沒見過,但見過之人,無不讚其聰慧殊麗,少子當真好福氣。”
張放卻笑:“濟陽王謬讚了。其實將來的濟陽王妃才是好福氣啊。”
二人互相打著哈哈,就這麼沒營養地互相吹捧了一陣,漸漸的,劉康的話題開始敏感起來。
“父皇近來龍體欠安,已經數日未臨朝了,真是令人擔擾。”劉康長吁短嘆,一臉傷感。
“這個……我也聽說了。”張放不由得回想剛才看到元帝時的情形,雖然老皇帝臉上敷了厚粉,化了濃妝,幾乎看不清臉色,但一雙黯淡無光的眼珠及走個路都要人扶的虛弱卻出賣了他。
“那少子是否也聽說了,眼下在後閣服侍父皇的,只有母妃,還有小王……”
張放心頭咯噔一下,對上劉康目光,後者坦然中帶著一絲自得。
這話著實耐人尋味,自古以來,凡皇帝重病時,在其身旁陪伴之人,如果不是皇后、太子而是其他人,則必生事端。張放在宮中也有眼線,但級別較低,還查不到這樣的訊息。
劉康這麼直接把話說出,是什麼意思?
“想當年,少子常隨姑母入宮,陪伴太后。母妃時有相見,嘗有言,若是平都年長几歲,尚與少子。父子兩代皆尚公主,當是何等美事……”
張放哈哈笑道:“傅昭儀一時戲言,不想濟陽王還記得如此清楚。”
劉康一臉認真道:“前日母妃又提起這段往事,我想,她是認真的。”
張放向未央宮方向拱手作禮:“張放何德何能,能得昭儀如此看重。可惜,正如濟陽王先前所言,我已經有了‘好福氣’。福氣嘛,誰也不想錯過,對不對?”
劉康微笑點頭——雖然燈光黯淡,但張放眼神何等犀利,還是看清了那笑容的勉強。
雖然大家看似在聊天,說說往事,談談家事,似乎沒說什麼,但其中蘊含的資訊量之大,暗示之明顯,足以令張放為之心驚。
濟陽王劉康一向很謹慎,雖然很得元帝寵愛,但從不拉幫結派,一直恪守諸侯王的本色,朝中大臣對他的評價很不錯。從某種程度上說,這暗含了道家真義,是為不爭而爭。
如果元帝哪天宣佈廢立太子,恐怕除了一部分利益攸關的外戚重臣之外,大部分朝臣不會旗幟鮮明反對。以往元帝身體尚可,劉康自然安份,如今或許是嗅到了什麼,宮裡那位,與宮外這位,開始蠢蠢欲動了麼?
劉康暗示招攬之意明顯,而張放婉拒之意也不含糊。這位濟陽王輕聲一嘆,深深目注張放一眼,拱手道:“既如此,還請少子謹記一句話。”
“濟陽王但言無妨。”
“太子是少子的表兄,我,也一樣是。”
張放還以揖禮,他聽明白了,劉康退而求其次,既然不能招攬,便請自己中立,不要參合進來。反正無論哪個登基,都是他的表兄。該有的榮寵,一樣不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