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部分(3 / 4)

※※※※

竇世樞望著書案上的羊脂玉臥虎鎮紙,沒有吱聲。

二十幾年的夫妻,五太太早已摸清楚了丈夫的脾氣。

她輕手輕腳地給竇世樞續了杯茶,坐到了書案旁的太師椅上。

竇世樞又沉默了一會,道:“可這妄冒為婚……”

打起官司來,這婚事就會無效。

竇家是要和紀家結親,可也犯不著和魏家結了死仇,成為京都的笑柄。

五太太自然是明白丈夫心意的,笑道:“雖然換了人,可王氏是竇、趙兩家都同意,立了文書扶正了的。明姐也是嫡女。婚姻本為兩姓之好,明姐兒代壽姑嫁過去,並不是嫡庶不分,身份上配得起魏家。法事不外乎人情,不告不究,只有魏家認了這門親事,難道衙門裡的人還硬生生地把人拆散不成?再說了,既然是代嫁。明姐兒心裡應該清楚吧?之前壽姑又嚷著不願意嫁到魏家去,一個願打,一個原挨,這又是七太太的主意,我們雖然待這兩個孩子好,可畢竟是伯父伯母,隔著一層,婚姻大事,只能從旁著敲敲邊鼓,卻不能當家。明姐兒得償所願。壽姑是個聰明的,想必兩個孩子都能夠體量我們的難處。

“而且壽姑和見明也算得上是青梅竹馬。見明學識淵博,前程遠大,紀家老太爺親自前來求娶,對她如此的看重,她還有什麼不滿意的?”

紀家看中竇昭,就是因為竇昭能管得住紀詠。如果竇昭心懷怨懟地嫁了過去,紀詠說不定因此和槐樹衚衕這邊疏遠起來。竇家之所以冒著背信棄義的名聲和紀家結親,就是看中了紀詠的前程,紀詠要是和槐樹衚衕這邊有了嫌隙。紀竇兩家結親還有什麼必要?

要緊的是壽姑這邊滿意。

竇世樞緩緩地道:“那就得想個辦法讓魏家認了這門親事,不然那魏廷瑜覺得受了矇騙,拜過天地,掀了蓋頭就鬧騰起來雖然麻煩,可若是那魏廷瑜裝傻作愣,等洞房花燭之後,三天回門的時候鬧騰起來,明姐兒豈不是白白吃虧?”

五太太聽著掩袖而笑,道:“可見到老爺也不是什麼事都知道,什麼事都手到擒拿的。這件事,老爺還得求我才行!”語氣輕快,帶著幾分調侃。

竇世樞很是意外,想起早年間房師曾貽芬被迫致仕,他前程不明,困於侍郎之位,常常像現在這樣呆呆地坐在書房裡,妻子就進來給他倒杯茶,語氣輕快地和他商量著家中的瑣或,偶爾還會藉著他的話打趣他兩句,他就會生出“知足常樂”念頭,心中的鬱氣也跟著漸漸散去,心境變得平和起來。可自從房師重掌權柄之後,他整日忙忙碌碌,已經很久沒有這樣和妻子說過話了。

他猝然起了促狹之心,笑著朝妻子拱手作揖,佯做出副恭敬的樣子,道:“願聞其祥!”

五太太呵呵地笑,好半天才收住了笑容,正色道:“這事既然是王氏的主意,明姐兒就算是吃虧,難道還能賴到我們身上來不成?”又道,“何況這事又不是我們一家之事,紀家的人是不是也應該出把力才對?”

竇世樞若有所思。

五太太就道:“我們把人送過去了,能不能把人留下來,能不能讓魏家承認這門親事,那就是紀家的事了。任什麼我們費心費力,紀家的人等在一旁摘桃子?他們也應該拿出點誠意來才是。”

竇世樞目光閃爍。

五太太知道丈夫已經同意了自己的主意,遂笑道:“這個事老爺就裝作不知道吧,我去跟紀家的老太爺交涉好了。若是談不攏,再請老爺出面也不遲。”

“那就這樣吧!”竇世樞道,“最終得利的,終歸是他們紀家。”

五太太想到了竇昭名下西竇的一半產業,重重地點了點頭。

※※※※※

紀詠從翰林院回來,聽說竇家五太太和曾祖父在書房裡說了半天的話,剛剛才走,他心裡一急,闖進了紀老太爺的書房。

紀老太爺正和紀福說著話,見狀不由哈哈大笑,道:“你擔心什麼?”

紀詠不以為然地道:“五太太過來幹什麼?”

紀老太爺佯裝無奈地搖頭,笑著嘆道:“別人說是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你倒好,這媳婦還不知道在哪裡呢,你就先維護起你媳婦的孃家人來。”

紀詠才不上當,冷哼道:“五太太不可能無緣無故地來見您,是不是竇昭她……”他生平第一次生出種近鄉情怯之感,生怕聽到五太太帶來什麼壞訊息。

紀老太爺這次是真的嘆氣了,道:“夫妻之道,亦如上兵之道,你要沉往氣才行。”然後把五太太來的意告訴了紀詠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