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部分(2 / 4)

不知道為什麼,她腦海裡突然浮現出紀詠的影子。

他親手導演了竇明和魏廷瑜的私相授受,之後就再也沒有出現在她的面前。

這不合理啊!

難道……

竇昭的心砰砰亂跳起來。

不,不可能!

紀家對紀詠寄於很大的希望,不可能讓他娶自己這樣一個有“暇疵”的女子為妻。

而紀詠如果沒有紀家的支援,根本不可能打動竇家。

六伯母又一向認為只要像鄔善那樣待自己真摯赤誠,品德才學都有可取之處的人才是自己的良配。紀詠雖才華橫溢,卻性格跳脫,沒有個定性,誰嫁給他都會很辛苦,不是丈夫的好人選……

竇昭高聲喊著“素心”:“你去幫我仔細查查,五伯父這兩天都見了些什麼人?說了些什麼話?”

如果自己猜得對了,這件事肯定得到了竇家上上下下的認同。要不然,五伯母也不會如釋重負,二太夫人也不會每次都用一種讚賞的目光打量自己了。

竇昭眉頭緊鎖。

第194章 對策

過了二月二,風吹在身上就沒有了寒意。

花樹冒出嫩芽,青草從地上冒了出來,迎春花蓬蓬勃勃地恣意怒放,花得漫枝漫坡,整個天空都跟著明亮起來。

竇昭穿了月白色杭綢小襖,青色八幅湘裙,安靜地坐在後花園八角涼亭的美人倚上,安寧的如一泓山澗潺潺流淌的泉水。

紀家老太爺親自出面,以支援五伯父的主腹――吏部驗封清司使郎中方洲出任浙江布政司為條件,和五伯父達成了默契。

只等和魏家退親,就為她和紀詠訂婚。

紀家怎麼會突然看中了她?

而且還在她羅敷有君之時。

這件事如果傳了出去,紀家還怎麼立足江南?

也難怪知道這件事的人都秘而不宣!

竇昭從不妄自菲薄,也從不盲目自大。

論人品,相比那些賢名遠播的孝女、烈女,她差遠了;論出身,她生母早逝;論相貌,她離傾城傾國還差得遠;論門第,竇家雖然藉著五伯父的入閣成為了北直隸數得上數的名門望族之一,可五伯父畢竟剛剛入閣,根基尚淺,江南百年世家林立,紀氏也是其中一家,紀老太爺不可能為了家族利益與紀家聯姻,何況紀家和竇家已經是姻親了,娶了紀家姑娘的六伯父和五伯父是同胞兄弟,比起她這個出了五服的堂侄女要親的多,紀家根本不用多此一舉……

想來想去,只有一個可能。

紀家希望透過她來約束紀詠。

竇昭思忖著,目光就落在了不遠處的貼梗海棠上。

大紅的花兒開了一樹,豔麗如霞,灼灼如火。

紀詠知道紀老太爺的真正意圖嗎?

他又是怎麼想的呢?

竇昭覺得自己應該和紀詠見上一面。

只是沒等她吩咐素心,陳曲水拿了賬冊來見她。

“世子想見您一面。”他一面撥弄著算盤,一面道,“聽那口氣,好像知道您不願嫁給濟寧侯的事了。”

竇昭頭痛。

魏家的事還沒有解決紀詠攪和進來。現在又冒出個宋墨……

她道:“你跟世子說,我的婚事自有長輩們做主,請他不要插手。”

陳曲水很是遲疑。

竇昭把紀老太爺來訪的來告訴了他。

陳曲水大驚失色:“怎麼會這樣?”

相比魏家,紀家這門親事可謂是門當戶對了。

“我要退婚,默許宋墨出手,這算是怎麼一回事?”竇昭道,“何況宋墨的為人你也是清楚,他不出則己。若是出手,一準成能。可之後呢?只怕我前腳和魏家退了親,紀家後腳就會來提親――紀家可不比魏家,他們能在廟堂上助五伯父一臂之力,若這門親事定下來,可就沒那麼容易退了。我要是抵死不嫁,不要說二太夫人、五伯父了,就是父親、崔姨奶奶和六伯母,只怕也不會由著我,再鬧下。大家說不定以我瘋魔了。事情到了那個地步,就是個死局了。難道我還真的嫁給紀表哥不成?那還不如嫁給濟寧侯。至少濟寧侯好唬弄。紀表哥,那得睡覺都睜著一隻眼睛。我這輩子就想舒舒服服地過過小日子,壽終正寢地駕鶴西去,沒打算輔佐丈夫封王拜相,名垂青史,做梁紅玉之流。”

陳曲水忍不住笑了起來:“我一把年紀了都沒要死要活的,小姐年紀輕輕的。說起話來卻老氣橫秋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