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讓人思量的東西太多了。
魏廷瑜只是對人對事沒有太多的想法而已,卻並不傻。
宋墨沉默半晌,低聲道:“我也不知道!”
語氣十分的悵然。
魏廷瑜眼神一黯。
連宋墨都不知道的事……該怎麼辦?
他不由抓了抓頭。
如果紀詠把這件事傳了出去,母親知道了,只怕會被他氣死。
還有姐姐……最痛恨這些亂七八糟的事了。
想到這裡,他頓時心急如焚,很想快點見到姐姐,讓姐姐幫他拿個主意。
魏廷瑜看著宋墨和顧玉的馬車消失在人群中,立刻坐車去了景國公府。
魏廷珍不在家。
她去了大相國寺。
大相國寺里人頭攢動,除了來聽宣講的信眾,還有提著籃子賣香燭、吃食的小販。
魏廷珍有護衛開道,好不容易才擠了進去。
軒敞的偏殿已經坐了七、八成人,多是珠環翠繞的貴婦。
她的姑子景國公府的大姑奶奶張氏在前排佔了個位置,貼身的丫鬟正站在旁邊東張西望。看見魏廷珍進來,她低頭和張氏說了幾句話,張氏站起來和魏廷珍點了點頭,差了丫鬟請魏廷珍過去坐。
魏廷珍點頭,並不急著過去,而是一面和自己相熟的婦人打著招呼,一面打量著偏殿裡的婦人。
不一會,她就發現了在偏殿南邊正和個婦人寒暄的王映雪。
魏廷珍鬆了口氣,這才隨著丫鬟去了張氏那裡。
“嫂嫂怎麼這個時候才來?”張氏笑道;“剛才遇到了長興侯府的太夫人,要不是雲陽伯夫人把她請了過去,這個位置就保不住了。”
長興侯府的太夫人今年剛剛四十出頭,年紀並不大,不過是因為丈夫死得早,長子承爵之後長袖善舞,頗得聖心,又有個兒子尚了公主,京都的簪纓之家提起來都頗為看重罷了。
魏廷珍笑著道了謝,和姑子說起長興侯府的家事來:“他們家的十六小冇姐也到了說人家的時候吧?”
張氏抿了嘴笑,然後朝著四周瞅了瞅,見沒人注意到她們兩人,這才和魏廷珍耳語:“英國公想和他們家聯姻……。”
魏廷珍雖然有些意外,又覺得兩家門當戶對,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又因為魏廷瑜得了宋墨的抬舉參與了運河的疏浚,她覺得自己也和英國公府關係非淺,自然很關心英國公府的事:“英國公府世子還沒有除服吧?這個時候說親是不是早了點?冇而且十六小冇姐好像比英國公府的世子大……”
“你想到哪裡去了?”張氏低聲笑道;“是英國公想娶石家十六小冇姐!”
魏廷珍嚇了一大跳,道:“這麼說來,他們兩家要聯姻了?”
英國公雖說比十六小冇姐大很多,卻是正正經經的國公爺,又在皇上面前說得上話,倒也不失為良配。
“怎麼可能?”張氏悄聲道;“英國公世子,那是什麼人?殺了人眼都不眨一下!石家把閨女嫁過去了,生了女兒沒依靠,生了兒子只怕還得看英國公世子高興不高興。一個不小心,恐怕就會得罪了英國公世子,石家怎麼會做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十六小冇姐是長興侯太夫人的嫡幼女,也捨不得女兒去受這份罪啊!石家婉言謝絕了英國公。所以長興侯太夫人愁得不得了,把女兒高嫁,有幾家能比英國公府、長興侯府更顯赫的?把女兒低嫁,有了英國公求親這樁事,嫁給誰家好?聽雲陽伯夫人的口氣,石家原是想把閨女嫁給英國公世子的。這可真是陰差陽錯……”
魏廷珍想到了魏廷瑜。
如果不是和竇家有了婚約,魏家就未必沒有這個機會和石家聯姻!
她輕輕地嘆了口氣。
當務之急是解除魏竇兩家的婚約,只要婚約解除了,什麼樣的名門閨秀娶不回來?
魏廷瑜有些心不在焉地和張氏說著家長裡短。
偏殿響起幾聲清越的鐘馨之聲。
大家都安靜下來。
身披大紅袈裟的大相國寺主持紅光滿面地走了進來。
“多謝諸位施主來大相國寺聽講佛法。”幾句開場白說完,大相國寺的主持開始繪聲繪色地向眾人講起佛經裡那些與人為善的故事。
大家聽得十分認真。
半個時辰之後,第一場佛法講完了。
主持像往年那樣坐下來喝茶。
有婦人圍上去和主持說話,也有人趁著這機會去上茅房或是和身邊的人竊竊私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