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果然不同凡響。言行特立獨行只是表面,思維邏輯和行為方式也和普通人完全不同的。這個書呆子名叫公輸武,他是公輸家的嫡傳子孫。公輸家的祖宗公輸班又名魯班,正兒八經的百工始祖。
公輸家自從春秋時代結束,戰國爭霸戰掀起就躲在民間避世不出,家族代代鑽研民用制器技術,傳到這一代嫡傳就是公輸武,此人繼承老祖宗社會關係簡單情商較低的特點,就像他的老祖宗那樣躲在象牙塔裡閉門造車,直到前幾年先帝未駕崩那會兒,他無意中出門看見平陽侯府生產的四**馬車。被精妙的避震和轉向系統震驚,於是自薦到平陽侯府搞科研技術。
公輸武和魯不害是黃金搭檔,公輸武喜歡製作新奇有趣的工具器械,魯不害則醉心於金屬的冶煉鍛造工藝,兩人一見如故結成忘年之交,車騎將軍需要特殊人才為其服務,公輸武也隨之加入車騎將軍幕府當上個在編的幕僚。
“將軍,這是我的醉心研究報告,關於漢軍明光鎧減重最佳化的詳細測試報告。現有的鐵甲防禦效率比漢軍制式札甲都要高百分之六十三到百分之八十七,但是整體結構不合理對騎士的身體負擔較重,有進一步改良的空間,因此我給出幾套比較合適的改造方案。請將軍過目。”
曹時接過厚厚一摞資料,裡面有詳細的鎧甲繪圖效果,還標有每塊區域的防護效率。分別記錄劈砍,突刺以及鈍器打擊多重資料。類似配有圖譜的詳細表格足有一千六百多張,意味著公輸武至少做過一千六百多次明光鎧最佳化實驗。拆掉多少鎧甲葉片又毀掉多少副鎧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