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回韓忠彥也懵了,他用力甩頭,努力讓自己冷靜下來。
政事堂也有人摻和進來了?
是文彥博?還是王安石?
要知道政事堂沒有皇上的旨意,是不敢胡來的……這到底是出了什麼事情啊?
韓忠彥徹底凌亂了。
“叔父,不管情況如何,擅自調兵,都是軍中大忌。譚憲不過是一介宦官,我大宋可不是大唐。王相公隨便一道命令,就能斬了譚憲……小侄以為,叔父絕不能和譚憲攪在一起,應該立刻去通知王相公。”
陳昇之瞳孔猛地緊縮,“賢侄,你和王寧安可是有仇啊?”
言下之意,怎麼聽你的話,都是替王寧安說話啊?
“叔父,小侄親眼目睹王德用老將軍戰死,那麼多忠義的勇士,慷慨赴難……我和王寧安當然有仇,可是在我們之上,還有大宋,還有天下!征討西夏,何等大事,容不得胡來!”韓忠彥說的斬釘截鐵,半晌,陳昇之才點了點頭。
……
正當王寧安向韓忠彥詢問訊息的時候,突然從龍州和銀州,先後來了飛鴿傳書。
上面報告說,龍州的三萬種家軍,還有銀州的神衛和龍衛,另外還有一些原來的邊軍,一共近7萬人,已經離開了駐地……人馬真被調動了!
第685章 國事為重
當聽到人馬被調動的訊息,王寧安終於不再鎮定了,他的臉色異常難看。
幾十萬人馬,令行禁止,豈是隨便能調動的!
別說是欽差了,哪怕是趙禎的聖旨,如果沒有政事堂,樞密院,還有他這個統帥核准,都沒法動一兵一卒!
是誰給他們的膽子?竟敢隨意調兵?
更讓王寧安驚駭的是種詁居然也被調走了,開什麼玩笑,這些年王家實力躍升,是將門當之無愧的第一,至於第二嗎?種家絕對是跑不了的,他們的人馬遠比折家多許多,實力雄厚。
豈是一個閹豎能擺佈的?
難道是趙禎給了密旨?
不對,絕不會這樣,皇帝還是守規矩的,隨便下亂命,是會葬送整個戰局的,趙大叔沒有糊塗到這種程度。
見王寧安陷入沉思,韓忠彥遲疑一下,而後道:“王相公,陳大人說了,譚憲和高遵裕給他看了一道政事堂手諭,准許他們調兵。”
王寧安一聽,就連連搖頭,“荒唐,政事堂有命令,也只會下給陳昇之,給譚憲算什麼?是政事堂把手伸到了內廷?還是我大宋的宰相能命令宦官?完全是亂來!”
王寧安立刻下令,必須弄清楚,譚憲他們是以什麼理由調兵?現在這7萬人馬到底去哪了?
大約過了半天時間,終於有了訊息。
信件是譚憲和高遵裕共同寫的,他們在信中說,接到了西夏方面,有部族投靠的訊息,為了保證歸降部民的安全,他們身為欽差,只能先斬後奏,調動人馬接應,並且運送糧草支援,倉促之處,請王相公見諒云云……
“會這麼簡單?”
王寧安看了看,一甩手,扔給了韓忠彥。
“你也看看。”
韓忠彥接過來,才看了幾眼,便說道:“不對。這上面說的不對!根據譚憲講,是說他們得到了訊息,西夏方面,有一個大將,叫禹藏花麻,他要投靠大宋,反戈一擊,譚憲說什麼裡應外合,一舉拿下靈州,要搶蓋世之功!根本不是什麼迎接部落歸來,這,這是胡說八道!”
王寧安眼珠轉了轉,忍不住微微點頭。
“原來如此!我明白了!”
種詁不是荒唐人,沒有正式的調令,人馬一個也動彈不了,他不會破壞規矩。
但是總有些意外。
比如西夏的部民來投降,如果請示王寧安,往來花費時間,很可能部民就被西夏的人馬追殺殆盡。
所以各地的將領,都有臨機決斷之權,可以調動萬人以下,前往支援。
但是必須同時向上呈奏,否則將視為私自調兵,那可是大罪過!
譚憲當過監軍,很明白軍中的規矩。
他如果直接嚷嚷著去打靈州,根本沒人聽他的。
但假如是迎接部民歸降,並不屬於正式戰鬥任務,他又是欽差大人,可以先斬後奏,哪怕王寧安也不能說什麼。
調動大軍,還是有可能的。
只是一旦把人馬拉出去,到了幾百裡之外,該怎麼決斷,他的權力可就大了……正所謂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他這是先把人馬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