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不合適。
“好,二郎讓我去哪我就去哪,回頭我拾掇一下,立刻就走。”
狄青怎麼如此著急啊?
原來狄青家中是有不少部曲的。
這幫老兄弟,從西北就陪著他出生入死,去嶺南的時候,也是不離不棄……多少年下來,狄家差不多攢了800部曲。
按照朝廷的規矩,武將家中,是不能超過500人的,實際上很多將門只有兩三百部曲。
狄青嚴重超編,不得不掛到兒子狄詠和狄諮的名下,勉強算過關了。
可問題是王家的效用士都裁了,折家和種家也都交權了。算來算去,狄家成了部曲最多的了。
狄青也不是沒想過,直接都給裁了。
可這幫老兄弟都鬍子一把,除了打仗,也不會幹別的,而且處了多年,感情又深,狄青是真不願意和他們分開。
這就看出來了,你想做一個好人,就難免有掣肘。
正好,這一次要派人去海外,狄青琢磨著,他要是能當上總督,手下一堆官職,讓老兄弟們也撈到一點好處,光宗耀祖,總算沒白跟自己一場。在大宋沒法給他們開小門,到了海外,還不是自己說了算嗎!
狄青準備妥當,直接辭了官職,和王韶交接之後,立刻前往滄州,準備前往渤海。
到了港口之外,狄青才發現,人可是不少!
除了他之外,還有至少十個豪族,另外還有一大批的被罷黜的官吏,他們都在這裡等待,等待著新任的遼王一家!
狄青作為總督,他也要了解一下,這幫人的情況。
這一查可了不得,這十個豪族當中,最窮的一個,也有20萬畝田,光是這十家,他們手裡的田差不多就有800萬畝。
如果按照普通佃戶一家10畝計算,就是80萬家,如果是20畝,也有40萬家!
把他們遷走,有多少老百姓受惠!
難怪王寧安要堅持遷居豪強呢!
這幫人也太嚇人了!
要知道,豪強可不光是有錢那麼簡單,他們手上錢糧人丁,一樣不缺,儼然小朝廷,土皇帝,光憑這一點,誰當皇帝都會不安的,區別是以往的皇帝不敢下手而已!
又仔細瞭解一下,狄青更傻眼了。
這幾家豪族,其中有12個進士,分屬8家,另外在官員之中,也有7個進士出身的……加起來一共19人,其餘的讀書人,更不知凡幾。
誰能想象,小小的碼頭,居然聚集了這麼多的文人,如果算識字率,這一堆人絕對遠遠領先整個大宋!
二郎啊,你是瘋了吧!
這可都是大宋的精華,你把這麼多讀書人,都弄到海外,大宋的事情,誰來負責啊?
狄青百思不解,而這些文人湊在一起,也是沒有半點好話,全都是痛罵王寧安,說他殘害士人,罄竹難書,比起秦始皇,還要殘暴……而且這幫人還寫詩填詞,變著法糟蹋王寧安……話裡話外,也抱怨朝廷,說對他們不公平。
狄青也不知道該怎麼辦,只好給王寧安寫了一封信,把看到的告訴了王寧安。
……
“哈哈哈,舊的不去新的不來,不把這幫文人趕出去,怎麼革新教育!”
王寧安早就深思熟慮過了,從秦漢以來,歷代都施行精英教育,也的確培養出了很多了不起的人物。
大宋計程車人拿出來,詩詞歌賦,琴棋書畫,聖人道理,祖宗法度,說的天花亂墜,三天三夜都不重樣。
但為什麼有這麼多優秀的人才,在原來的歷史上,大宋還被欺負,甚至滅國呢?這些詩人詞人,大學問家,怎麼就沒發揮一點作用呢?
王寧安想了很久,有朝一日,突然想通了……這些文人是什麼人啊?說穿了,不就是那些大師嗎!而且是大師當中的大師!
一樣文辭華美,一樣風流韻事,一樣被世人傳頌……可結果呢,到了國家危亡的時候,半點用處也沒有!
所以啊,教育也必須改革。
不能搞精英教育,必須搞普通教育。
蒸汽機出現了,大宋需要什麼?
需要熟練的工匠,需要遵守紀律的工人,需要管理工廠的人才,需要能寫會算的……總而言之,就是不需要會吟風弄月的。
可偏偏這些人又把持士林,佔有了大量的教育資源。
誰家有聰明的孩子,都爭相送到各個書院……朝廷根本管不了。
這就像後世一樣,一面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