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他們吃驚不小,那個楊御女竟是嫁過人的,還曾是汗王之妻,來頭不小啊可皇上怎麼會要這樣一個女人呢?這種事情,人家不讓聽,大家也不要問,更加不要討論了
等帳中只剩下了長孫無忌和李治,長孫無忌才道:“皇上,你後宮嬪妃的事情,還是不要當著外臣的面講吧,這些事情,向來是好說不好聽的。”
李治哦了聲,道:“其實也沒什麼,朕又不是搶奪有夫之婦,就算春花嫁過人,也沒什麼不好意思說的,父皇不也有過這種嬪妃嘛”
李世民也收過別人的老婆,這種事情對於受胡風影響比較重的大唐皇室來講,不算丟人事。當然,也沒人敢笑話這種事。
長孫無忌道:“一個區區女子罷了,老臣在意的不是這個,而是你怎麼把素節給她養著了?”
李治嘆了口氣,道:“這事說來話長,還得從她是一個區區的女子說起。突厥的那個小汗死了,估計是王平安遠征時,把他給弄死了,說不清楚的事情。春花便返回中原,因為沒有生活來源,所以機緣巧合之下,進了感業寺當尼姑。”
長孫無忌沒有發表意見,只是默默地聽著。
李治又道:“皇后去感業寺時,恰好發現了她。可能感覺她比較乖巧聽話吧,受過大苦之人,都比較逆來順受的。所以便讓她當了禮佛的替身,後來又讓她進了宮,在更幽堂裡做法事。”
他說的這些話不盡不實,但卻屬於無法查證的事情,長孫無忌既不會找王皇后詢問,也不會去突厥或是感業寺詢問的。對於長孫無忌來講,一個小小女子的出身來歷,在沒進宮之前,是很重要,可一旦進了宮,生米煮成了熟飯,那就不再重要了,或者說不需要讓他費力氣去查證了。“楊春花”又不是先帝的嬪妃,又沒什麼lun理道德可挑,他還擔什麼心呢
長孫無忌可沒想到,自己這個老實巴交的外甥,竟然當著他的面,撒這麼個彌天大謊。使他對楊春花的來歷不怎麼關心,而關心的重點,卻放到了皇子們的身上。
長孫無忌嘿了聲,道:“結果皇上在‘無意’之中,在更幽靜堂裡撞見了這個小尼姑,對吧?是王皇后安排的這場意外,對吧?那時正是她和蕭淑妃鬥得死去活來的時候,對吧?”
李治咦了聲,道:“這事兒舅舅已經知道了?聽誰說的?宮中不會有人拿這件事嚼舌頭吧?”
長孫無忌心想:“還用得著聽別人說,難道我不會自己猜麼你舅舅我吃過的鹽,多過你吃過的米”
長孫無忌道:“沒人敢拿這事嚼舌頭,是老臣猜的。後面的事情,皇上不說,老臣依舊能猜得到。想必是楊春花進了宮後,王皇后發現這個女人沒什麼用,而蕭淑妃又沒了,她本來以為這個楊春花不必再關注,卻不想皇上喜歡她,還把素節交給她撫養。如此一來,她便成了王皇后的眼中釘,這才發起脾氣來,斥責於她,對吧?”
李治又咦了聲,道:“這個朕倒是不知道,春花並不和朕說這些,而朕也沒心情去問皇后,她近來有點煩躁,朕儘量躲著。”
長孫無忌搖頭道:“皇子之事,在歷朝歷代都是棘手的事情,皇上倒也不必煩惱,自有老臣們去處理的,你只要安撫好皇后就可以了,免得她做出偏激之事,弄得宮中不寧。”
李治點了點頭,道:“要不,讓春花拿些冰塊來,舅舅也順便看看她?”
長孫無忌嘿然道:“老臣看她做什麼?嗯,也好,就讓她端些冰來吧,反正誰端進來不是端呢”
說著話,他沖帳外叫了一聲,一個禁軍進來。長孫無忌吩咐了幾句,禁軍立即出去,去找武媚娘了。
此時武媚娘正在自己的帳裡跪著,她對面坐著的是王皇后。這次王皇后可不是來興師問罪的,而是來說軟乎話兒的,她想穩住武媚娘,把事情拖一拖,免得這小尼姑在皇帝跟前吹枕頭風,把皇帝激怒。現在可是在長安外,萬一出點啥事兒,她連個幫手都沒有,不敢和小尼姑硬拼的。
小尼姑現在是光腳的,自然不怕穿鞋的,而王皇后鞋在腳上,不得不怕,萬一被踩髒了,那多難受啊
王皇后道:“妹妹,姐姐今天一時糊塗,責罵了你,你可千萬不要往心裡去啊。咱們以前是好姐妹,以後可還要再做好姐妹的,你說好不?”
轉載自( )
第八百七十三章 有人證和沒人證
第八百七十三章有人證和沒人證
武媚娘跪在地毯上,身邊放著小皇子李素節,李素節倒是挺乖的,沒哭沒鬧,自己睡覺呢
武媚娘現在有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