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2 / 4)

了。

第二天清早,王有財和楊氏一起來到,命僕人們擺上一桌子的清粥小菜,陪兒子吃早餐。王平安問起成濟生,楊氏哼了聲,道:“昨晚天太晚,娘不方便出來,氣了半宿,今天天一亮我就去客房了,好生數落了他一番。這個老神棍,害得我兒受了那許多苦楚,不說他說誰。”

王平安道:“母親這是何苦,成先生可能是不擅長治痢疾,而且他醫德很好,半夜被人順出城來看我,這樣的人品,值得一交。”

楊氏拍了拍他的手背,笑道:“我兒說好,那便是好,為娘下次再見了他,不罵便是。”

又過兩日,王平安按時服藥,病情大好,到得第四日,痢疾的症狀全消,身體恢復健康,他已然能在院子當中散步了,只需再將養幾日,便能跑跳自如。

王有財和楊氏自都大喜,商量一番,派人送出請柬,遍請鄰里,大宴賓朋。

親朋好友接到請柬,盡數上門,王有財大肆鋪張,痛痛快快地請了把客,席間對兒子自開藥方治好病,又在深夜與成神醫辨證,證得成神醫啞口無言之事,大吹特吹,為了抬高兒子,他又管成濟生叫成神醫了,兒子能辨證贏了神醫,那兒子豈不是成了神醫當中的神醫,而他自己則成了神醫當中的神醫……的爹爹!

親朋好友卻是沒幾個人信的,必竟這種事濟生堂的人是不會亂說的,只有王家人自己這麼說,一個病秧子自己能開出好藥來,還把名滿徐州的成神醫給蓋過去了,這話聽聽也就罷了,誰能信啊?王家小子要真這麼厲害,他至於從小病到大麼!

亂哄哄地鬧了兩天,王平安並沒出來陪客,只是在書房裡讀書,曾經王少爺的記憶給他帶來不少便宜,起碼一手漂亮小楷寫得亮眼之極,而且大多數書籍他都能背下來,看來曾經的王少爺活了十幾年,這十幾年全用來背書了,然後一股腦兒的都便宜了他。

日子平靜下來後,楊氏見王平安身子一日好似一日,便告訴他,明天要帶他去寶塔寺還願。前些時候他生病,楊氏求神拜佛,去了寶塔寺,求佛祖保祐。現在王平安果然好了,還會自己開藥方,以常理來講,這絕不可能,所以只能用神佛保祐來解釋了。所以楊氏要帶著王平安去還願,給寺中多添些香油錢,以便求神佛繼續保祐兒子。

王平安雖不信神佛,但卻願意出去轉轉,來到唐朝有段日子了,可卻還沒見過貞觀之治下的繁華,能出去走走,正和他的心意。

附:當歸枸杞茶(補血藥膳)

原料:當歸3g,枸杞子9g,紅棗9g。

做法:將當歸、構杞子、紅棗放入鍋中,倒入500ml水,煮10分鐘即可。

功效:補血調經,養肝明目。當歸有抗貧血及增強免疫功能作用,枸杞子有保護肝臟和增強非特異性免疫功能,對造血功能有促進作用,配合紅棗豐富的維生素及鐵質,是養顏補血、保肝、明目妙品。

防採集( )

第九章 大和尚也生病

第二天,天還沒亮,楊氏便早早的叫起王平安,帶著他前去寶塔寺。如果換了別的事,楊氏定然捨不得這麼早叫起兒子,可是禮佛需當誠心,尤其是還願這種大事,絕對要畢恭畢敬的才行,還願之前先睡懶覺是不行的。

王平安問楊氏,為什麼不吃過早餐再去,餓著肚子上路,似乎無此必要。楊氏聽罷一笑,告訴王平安,他們王家可是大香客,如去還願,寺中住持得讓人專門為他們做素齋的,早餐吃得晚點,倒也無妨。

套上馬車,楊氏帶著王平安和小姑娘丁丹若,一起去了寶塔寺。

徐州寶塔寺位於徐州城西北密林邊上,始建不久,不過才幾十年光景。相傳前隋時,戰亂遍地,從長安靈感寺來了一位得道高僧,這高僧來到徐州,見百姓生活困苦,哀鴻遍野,便發下大志願,帶領百姓清理戰場,掩埋屍體,並在林邊結廬而居,為亡靈超度。等到日子太平後,百姓感念高僧的恩德,便在他結廬之地蓋起一座寺院,並在寺中興建寶塔,經念高僧。至到此時,寺中主持已然傳了三代。

五里村離寶塔寺倒也不遠,車馬慢行,小半個時辰便也到了,天色剛剛破曉,寺門已然開啟。昨天楊氏就派人來告知寺內,是以知客僧一大早的便守在門口,等著大香客上門。

寺門口,王平安下了馬車,見面前三扇紅漆山門,黃銅拍環,紅牆黃瓦,當真是好大一座寺院,他扶著楊氏下了馬車,知客僧忙上前來,雙掌合什,高聲念著阿彌陀佛,歡迎楊氏到來。

王平安和楊氏進了寶塔寺,上香拜佛,楊氏口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