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樣。
這也是一種沒有辦法的選擇,可一旦站穩腳跟,無論新隋舊隋,還是歷史上的唐朝,都不會容忍某一勢力強勢坐大。
楊元慶現在已經控制了黃河以北的大片土地,以及黃河以南的中原地區,儼如三國中的曹魏,勢力強大。
對他而言,山東士族的作用已經淡化,當然,他現在還需要利用山東士族來鞏固他對北方和中原的統治。
只是山東士族對他而言已經不像剛開始那樣重要,所以他也要適當壓制士族的強勢擴張,但絕不是打壓,這是一種度的把握,太緊不行,太鬆也不行。
此時,楊元慶心中已經有了想法,他知道自己該怎麼辦了。
一旁蘇威笑而不語,眼中笑意充滿了奸詐,他是一個極為老奸巨猾之人,他明著幫助楊元慶對付河北系,實際上也暗中捅了裴黨一刀子,河東官員調去河北,不一樣是給裴家穿小鞋嗎?只是他並沒有說出來。
“殿下,此事須做得不露痕跡才行,老臣建議殿下不要出頭,由老臣來操作此事,不知殿下以為如何?”蘇威按耐不住心中的興奮,又進一步提出了要求。
所以說,一個人最難做到之事就是節制,也就是把握一個度,如果蘇威不要得寸進尺,把這個官員調動的大權攬過去,僅僅是提一個建議,那麼楊元慶對他只會心存感激。
但蘇威沒有能把握住這個度,沒有節制住內心對權力的**,他得意忘形,把內心的真實想法洩露了出來。
楊元慶瞥了他一眼,淡淡道:“這件事我會考慮,多謝蘇閣老,聊這麼久,讓蘇閣老辛苦了,請回吧!”
蘇威其實是為他的繼任者之事而來,趁攻擊河北系的機會,把褚亮入相之事敲定下來,不料他還沒有來得及說此事,楊元慶便不想再和他多談,這讓蘇威追悔莫及,若再談下去,恐怕效果也不會好了。
無奈,蘇威只能起身施一禮,“殿下諸事繁多,老臣就告辭了。”
他走出了官房,卻迎面見御史中丞韓壽重站在門外,蘇威不由一愣,韓壽重是他蘇黨的骨幹之一,楊元慶要見他,怎麼自己不知道?
他忽然明悟,楊元慶讓自己離去,其實並不是反感,而是韓壽重在等著接見,第一天第一人便是召見御書中丞,一定是有重大事情。
蘇威迅速向韓壽重使個眼色,讓他事後向自己彙報,韓壽重默默點頭,他明白蘇威的意思。
其實韓壽重也並不完全是蘇黨,作為御史中丞,他必須效忠於楊元慶,他只是因為從小受蘇家的恩情,使他稍稍偏向於蘇威。
而在原則問題上,韓壽重絕不會用職權替蘇威謀私利,最多是提前讓蘇威瞭解一些訊息,楊元慶也清楚他的忠心,所以依舊重用韓壽重,並沒有因為他被認為是蘇黨而棄用。
這時,裴青松連忙上前對韓壽重道:“韓御史請進吧!”
韓壽重迅速整理一下衣帽,快步走進了內官房,他躬身施一禮,“參見楚王殿下!”
楊元慶正站在窗前,他沒有回頭,語氣十分平靜地說道:“韓御史,有兩件事情需要你做。”
“請殿下吩咐!”
楊元慶沉吟一下,轉過身注視著桌上的兩份奏疏,緩緩道:“第一件事,你可向紫微閣彈劾我,濫用私刑,擅殺朝官。”
韓壽重一下子愣住了,竟然是彈劾楚王本人,這怎麼可以?他一時反應不過來。
楊元慶看了他一眼,“韓御史沒聽懂我的話嗎?”
韓壽重畢竟是御史,他的吃驚只是在一瞬間,但他立刻明白了,是因為殺房子縣縣令徐守信一事,他心中既感慨,又敬佩。
感慨是楚王竟然要彈劾自己,先帝楊廣只有在臨死時,才承認自己過錯,其餘時候都絕不認錯,而敬佩是楚王敢於承認錯誤的心胸,一般上位者是極難辦到。
他想了想便躬身道:“按照程式,應該是殿下直接向太后請罪,卑職無須彈劾殿下。”
楊元慶心裡明白,如果自己是皇帝,那沒有任何人能彈劾他,他只能下罪己詔,但楚王畢竟只是攝政王,上面還皇帝和太后,他只要向太后請罪便可。
向紫微閣彈劾他對目前而言並沒有什麼現實意義,只是楊元慶想建立一個先例,等百年後,他的子孫也同樣越權殺官,那麼就有諫臣把自己拿出來說事,‘當年先祖可是被御史向紫微閣彈劾。’
有這麼一個先例,對他的子孫就是一種警示,想到這,楊元慶便搖了搖頭,“該怎麼做,我心裡很清楚,你就照我的吩咐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