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皇九年,隋軍破陳,趙勇隨賀若弼從廣陵渡江,他是第一個衝上江南土地,又在京口大戰中親手擒住刺史黃恪,大軍包圍健康,在賀若弼攻打太掖門之際,他便潛入城中。
可論功行賞時,賀若弼恨他沒有搶在韓擒虎之前抓住陳後主,便抹殺他一切功勞,至今只是名偏將,這次北征突厥,趙勇也是憋了一股子勁,要再立新功。
今天主帥楊素把孫子楊元慶交給他,使趙勇感到有點受寵若驚,他不敢怠慢,便親自帶領楊元慶去四處巡查。
“小將軍,其實斥候之術並沒有什麼訣竅,關鍵就是‘敬業’二字,比如說,你率二十人遇到五十敵軍在屠殺民眾,欺凌婦女,但你不能多管,因為這不是你的任務,你的任務是要找到敵人主力在哪裡?他們有多少軍?騎兵多少,步兵多少?戰鬥力如何,這才是你的任務。。。。。”
趙勇一路上都在給楊元慶講解一些基本斥候要領,他率領五十騎兵,前去尋找駐營之地。
“需找駐營之地,首先是要找到河,沿水而行,還要分散弟兄去方圓二十里內探查,不能中敵軍埋伏,明確無敵軍埋伏後,再確定駐營之處,首先是要四面開闊,要有水源,即使沒有水源,也要能掘井見水,水是第一重要。。。。。”
“夜行樹林要注意驚鳥,宿鳥驚飛知敵情。。。。。”
楊元慶一路認真聽著,不時問一兩句,都問到點子上,開始趙勇還有心奉承,討楊素之孫喜歡,可漸漸地他發現楊元慶竟能舉一反三,讓他頗為驚訝,他口中的讚揚便開始變得真誠起來。
“小將軍,你怎麼知道數灶算士兵之法?”
古代不像現在,電影、電視、網路,資訊爆炸,什麼減灶之計,什麼增灶之計等等都聽說過,也都見過,而古代這種知識若沒有從軍經歷,或者是學過兵法,一般人很難知道。
楊元慶笑了笑,“我讀孫臏兵法時提到過,但一直都是書上所言,沒有親眼見過,現在把實際看到的和書上寫的一結合,我就完全理解了。”
趙勇長長嘆息一聲,“小將軍不愧是大帥之孫,竟然懂兵法,難怪都能說得頭頭是道,哎!看樣子將來我也得叫小將軍一聲大帥了。”
楊元慶長這麼大,很少有人肯拍他馬屁,雖然明知是奉承,但也聽得心中舒服,難怪人說千穿萬穿,唯有馬屁不穿。
很快他們便找到了駐兵之地,離雍縣約十里,在一條小河邊,地勢平坦,四周沒有森林障眼,趙勇立刻命人插上幾桿紅旗,表示這裡已經被軍隊臨時徵用。
就在這時,楊元慶見一隻黑影從西急飛而至,從他們頭頂上掠過。
“是獵鷹!”
趙勇大喊一聲,他和幾名士兵紛紛搭箭,而楊元慶的一支箭卻如閃電般射去,他早看清這隻獵鷹,體格巨大,翅膀展開近三尺,鷹爪上抓著一條掙扎的大蛇才使它無法高飛。
楊元慶打獵兩年,卻從未射過鷹,當獵鷹從他頭頂掠過,他的一支鵰翎箭也隨鷹而去,儘管楊元慶的箭法已經千錘百煉,但在射中獵鷹的一剎那,獵鷹翅膀一收,急下墜一尺,楊元慶的箭便擦著它的脊背呼嘯而過,引來眾人一片遺憾的驚歎。
同時也激起了楊元慶的好勝之心,他催馬疾馳追去,已經忘了自己是一名臨時斥候。
鷹似乎在勾引著它,一直高高低低的飛行,彷彿一箭可中,但又總覺得還差那麼一點點。
楊元慶追出兩裡,前方是一片茂密的森林,河流在這裡轉彎,眼看獵鷹一轉翅膀,向森林深處飛去,楊元慶早已憋足的勁,張弓便是一箭,箭勢極快,向鷹腹射去,箭在離鷹腹還有三尺時,另一支箭卻後發先至,強勁的力量使它如電光閃過,霎時間超過楊元慶之箭,一箭射穿鷹頸,而楊元慶的箭也在這時射中鷹腹。
獵鷹一聲哀鳴,如黑石墜落,‘撲通!’直落進河中,入水又浮起,黑色的翅膀彷彿一隻倒伏的船帆在水面上漂浮。
楊元慶一動沒有動,直愣愣地望著這隻鷹,雖然鷹腹上插著他的箭,但他知道,這隻鷹不屬於自己,在自己的箭射中它之前,它便失去了生命,他射中的不過是一具鷹屍。
馬蹄聲響起,一匹渾身烏黑的戰馬從被森林遮蔽的河流邊出現,馬上是一名身著銀甲的騎士,身上銀甲在黑馬的映襯下格外鮮亮。
他身材極為魁梧,似乎比張須陀還高一點,一手執弓,另一手提一杆鳳翅鎏金鏜,胯下戰馬體格極大,也是一匹伊犁戰馬,四肢強健,能承受住人和兵器的重量。
楊元慶的眼睛眯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