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獨闖宮門的蘭昭,如今才會產生如此奇妙的緣分!
果然是幫人幫己。
贈人玫瑰,手有餘香!(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使用者請到m。閱讀。)
第五百五十二章 陳年舊案
因為擱淺已久的顧太光案件終於有了進展,又因為知曉了自己與蘭昭這埋藏已久的情分,接下來的幾日,唐菲的心情一直很是美麗。
一件案子難辦,但是兩件案子摺疊到一起,似乎難度便也跟著呈幾何狀下降了。
更別說蘭昭的哥哥蘭墨在事發的時候早已經記事,對於當年的案件詳情也是知之甚詳,所以無形中倒是對皇上了解整個案件提供了許多與案宗不同的幫助。
皇上為了瞭解當年的這樁案件,曾經查閱卷宗,卷宗上對這起案件的記載十分簡單明瞭,無甚特別之處。
原來當年藍如海因為治理地方有功,政績出色,於是被朝廷從湖南郡升官至盛京城。
只是他在盛京城中才上任不過幾個月,湖南郡便爆發了一場先帝在位期間最大的蝗災。
古代科學技術不發達,農作物產量也不高,一般的農民只要能吃飽便已經算是生活的不錯了,又哪裡會有什麼餘糧呢?
是以在中國的古代,一旦發生蝗災,那便是致命的災害。
莊稼顆粒無收,百姓食不果腹,路由餓死骨這樣的事情更是比比皆是,簡直可以稱得上是人間慘案。
所以這個時候,朝廷的救助就變得尤為可貴了。
因為藍如海原本就出身於湖南郡,對於當地的生活習慣、物質產出也比較瞭解,加上他素來為人正派,大公無私,深得皇上的信任,是以皇上便對他委以重任,任命他為治蝗欽差,專門治理湖南郡的蝗蟲災害。
並撥了十萬兩銀子與他,只教他收購糧食,以賑濟受災的百姓。
可以說,先帝確實是極為信任這位很有才能的朝廷新貴,這次的賑災欽差也算是一個練,如果他能將這個任務完成的好,那麼日後必定前途不可限量。
然而藍如海出事便也正是出事在這個任務上,或者應該說是出事在那十萬兩的賑災銀上。
根據案宗所述,這個藍如海當真是罪大惡極,喪盡天良。
他得到了十萬兩賑災銀後,起了貪心,於是便勾結唐菲外祖父顧太光,也就是當年盛京城裡一個赫赫有名的大商人,利用自己的職務之便,收受賄賂,用高於市場價數倍的價錢從顧太光的手中買取劣質糧食。
什麼是劣質糧米呢?簡單來說,咱們平時吃的糧食都是大米、麥子,但是劣質的糧食就混雜一些糠皮。
糠皮是什麼?就是大米的殼兒。
在農村,那種東西是餵豬給豬吃的。
簡單講,我們平時正常的糧食若是一兩銀子一旦,那麼那種混雜了糠皮的劣質糧食就是1錢銀子一旦。
本來十萬兩銀子可以買到十萬擔糧食,現在卻只買到十萬擔摻雜著糠皮的劣質糧食。
但是藍如海與顧太光私下達成交易,而剩下的九萬兩銀子被藍如海與顧太光兩個人平分。
貪汙賑災銀兩,這事若是真的,那還真算是喪盡天良。
先帝接到舉報的時候,當下便是大怒。
先帝雖然後期縱情於酒色,但是他本質裡還是一個好皇帝的。
到底是一代賢君武昌帝選定的繼承人,又怎麼真的會是酒囊飯袋呢?
湖南郡的蝗蟲災害危害極大,據後來統計,當年的那次災害總共叫湖南郡餓死了數萬貧苦百姓。
古代的大雲國雖然不講究什麼人權,甚至蒙利國還要延續著奴隸制度,但是古代的生產力本就低下,孩子的夭折率又高,人口是極為重要的資源。
一下子損失了這麼多的人口,對於湖南郡,不,應該是對於整個大雲國都是一個不小的打擊。
在這樣的情況下先帝也是每日愁苦萬分,連頭髮都急白了幾根。
是以驟然聽說藍如海居然貪汙了賑災用的銀兩,先帝大發雷霆、怒火中燒,便也不是什麼不能理解的事情了。
先帝本就對藍如海的為人極其信任,沒成想他居然如此辜負了自己的信任,所以在藍如海被舉報貪汙以後,先帝只覺得證據確鑿,甚至沒有深入調查,便將藍如海與顧太光治了罪。
不得不說,藍如海也是倒黴。
從某種角度上來說,他也成了這次蝗蟲災害